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对房间隔缺损诊断价值.docVIP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对房间隔缺损诊断价值.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对房间隔缺损诊断价值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对房间隔缺损诊断价值[摘要] 目的:探讨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对房间隔缺损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2月~2011年3月收治的66例房室间隔缺损患者(观察组)及70例其他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IRBBB)的心电图,分析其对房室间隔缺损诊断的价值与意义。结果:对照组患者的QRS时间显著延长0.12 s者24例;观察组患者的QRS时间显著延长0.12 s部分型1例,过度型3例,完全性3例,3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2 s in 24 cases; Observed group of patients with QRS time was significantly prolonged0.12 s part of the type 1 case, over 3 cases, complete in 3 cases, three positive rate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P0.05);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心电图仪,记录常规肢体导联、V1、V3~V5导联;采用心动扫描仪,对剑下房室瓣轴切面及心尖四腔切面进行扫描,按房室瓣裂缺及有无室间隔缺损为房室间隔缺损分型;采用常规股动、静脉穿刺、插管等方式,测量各心腔、左右心血管压力及血氧饱和度,并检测常规四腔位左心室及升主动脉造影。 1.3 IRBBB的心电图改变 IRBBB的心电图较之正常人的心电图有所改变,具体改变如下:①QRS波群时限0.12 s部分型1例,过度型3例,完全性3例,表示观察组中有59例患者有IRBBB症状,3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QRS时间显著延长0.12 s者24例,即有46例患者有IRBBB症状;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P0.01)。 3 讨论 房室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其心电图的改变具有特征性,大部分均有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房室间隔缺损的心脏改变主要是右房室肥大[5-7],当右心室不仅是舒张期负荷过重,还兼有收缩期负荷过重时,便是由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向右心室肥厚转变的前提,是心电图演变的病理生理基础。心电图的改变可间接推测出房室间隔缺损的病变程度,本文通过对两组患者IRBBB心电图的比较,可看出观察组中IRBBB的患者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故IRBBB的检测对房室间隔缺损的诊断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对房室间隔缺损的判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房间隔缺损在一般体格检查中,心脏杂音多不明显,给该病的早期发现,造成困难;而心脏彩超在社区医院不能普及,心电图却多已普及,故心电图提示IRBBB可作为房间隔缺损的筛检手段,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邓东安,朱鲜阳,侯传举,等.房间隔缺损介入张玲后随诊观察[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6,3(5):337-340. [2] 王盛宇,赵铁夫,宋士秋,等.杂交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房间隔缺损二例报告[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9,7(12):944-945. [3] 杨晓霞,周群,张玲.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并3相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及4相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J].哈尔滨医药,2007,27(6):47. [4] 李运清,徐鹤梅,冯珍珍.健康年轻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长期随访[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8,6(8):584-585. [5] 张晓洁,张玉奇,陈笋,等.房室间隔缺损的无创伤诊断[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5):417-419. [6] 韩宏光,张南滨,汪曾炜,等.16例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严重并发症原因及处理[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26(3):227-228. [7] 熊玲香,王曙红.200例房间隔缺损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4):120-122. (收稿日期:2011-10-13)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