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渭《四声猿》研究
《徐渭四声猿》主题研究文献综述
学生:冯敏 长江大学文学院
【摘要】 徐渭的代表作《四声猿》在我国戏剧史上颇多赞誉。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四个作品。而就《四声猿》所表达的主题学界历来众说纷纭,有主题统一说,以东南大学戏曲小说研究所徐子方先生为代表,认为四部戏剧都有同一个主题;也有主题不同说,以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吴梅等为代表,认为各自有不同的主题;此外,亦有学者持有主题自喻说,以杜桂萍《论清代杂剧》为代表,认为本剧是基于自我情绪体验的人生抒发。
【关键词】四声猿 主题统一说 主题不同说 主题自喻说
对于徐渭《四声猿》的研究有很多,从不同的方面对《四声猿》主题进行了阐述。
一、主题统一说
徐子方先生 ( 东南大学戏曲小说研究所 ) 认为:猿声凄恻,三声已属不堪。何况四声! [1]由此明确无误地表明它们有一个统一的主题。即反抗束缚、追求个性自由和强烈的愤世嫉俗情绪。四本戏同样贯穿着否定和反抗,正是在有着统一创作精神的意义上我们说《四声猿》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金宁芬先生认为:四剧内容似不相关,实则一线贯穿,为一整体。[2]四个剧取材于旧闻, 描绘、讥刺的却是明代的社会现实,它鼓棹于明代中叶以后激荡而起的进步思潮之中,体现了时代的要求、时代的精神,却又透露出作者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理想不能够实现的怅恨。剧中飞扬着狂傲的、愤世嫉俗的叛逆精神,包含着深沉的、刻骨铭心的悲痛。作者于《四声猿》中借四奇人奇事为一切有胆有识、刚直不阿、洁身自好、才智超群却受黑暗势力和传统观念压迫、束缚而埋没、丧身的人们悲啼, 也为自己英雄失路, 托足无门而哀恸。
二、主题不同说
日本学者青木正儿论《狂鼓吏》欲为祢衡雪生前耻辱之同情心,祢衡即作者之自况也。[3]吴梅在《四声猿校记》中说:“青藤、四声猿各有寄托。[4]据正定王定柱序四声猿云: 惟《狂鼓吏》为自己写生耳。此说为前人所未发, 谅非凿空之谈。清怜芳居士认为,在这四个剧中,《狂鼓吏》以外,其他三个剧则未尽若猿声之令人肠断也。他认为其他三个剧并不能够令人肠断而具有与《狂鼓吏 》同样的感染力。
三、主题自喻说
杜桂萍《论清代杂剧》对徐渭《四声猿》的接受认为: 徐渭主要通过对杂剧自我抒写功能的强化来促成自喻的实现。[5]《四声猿》没有塑造直接对应自我的人物,有的只是对题材本事的个性解读,以及基于自我情绪体验的人生抒发。如《狂鼓吏》通过骂曹所抒发的愤懑不平之气,乃现实中的徐渭因沈炼之死而悲愤不已的情绪倾泻。《女状元》对决定举子命运的试官讥讽嘲弄之至,折射出的也是他多次科考失利块垒难消的愤慨;而《雌木兰》对轻易取得的赫赫战功的自诩, 则是作者一贯恃才傲物个性的激情表达。如果不是负载了因个人身世遭际而独具的悲情愤意,黄崇嘏、花木兰故事仍然不过是文人茶余餐后品味的一件奇闻逸事而已;经由徐渭的重写进入《四声猿》后,则借助易装关目的设置,关涉了对社会既定秩序与制度的文化认知。其作为一种叙事策略,则体现了对以男性为主体的平庸现实批判和反拨。看来杜桂萍女士亦认为《四声猿》各剧统一于激愤悲郁的情感中,这同徐子方、金宁芬两位先生的主题统一说是相似的。但由于是负载了因个人身世遭际而独具的悲情愤意,本戏都有着相对于徐渭的一种人生经历或是一种理想幻灭的寄寓,因而是基于自我情绪体验的人生抒发,是自喻的。这又与青木正儿自况的说法是相近的观点。
四、对《四声猿》主题的再认识
笔者认为,要解决《四声猿》的主题是否统一的问题,须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探讨: 一是《四声猿》的四本戏是悲剧还是喜剧;二是《四声猿》所表现的主题, 是否是徐渭悲伤人生历程的曲折反映;三是四声猿一词的含义。
第一,在《四声猿》里的四部剧作中,《狂鼓吏》无疑最具有悲壮感人的力量,但作者却把它包装在一个近乎荒诞甚至嬉闹的场景之中加以表现。所以徐子方先生说:徐渭的创作风格有其鲜明的特点,首先就是人们常说的题外有旨, 寓庄于谐。其表现形式多为赞扬,讽刺的喜剧乃至闹剧。《翠乡梦》的关目设计本身可谓平淡无奇,甚至有些地方情色成分甚重, 的确如有人所说:仅是一件茶余饭后的谈笑资料而已。事实上,此剧除了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官场的阴暗以外, 整体上主要表现了因果报应、善恶有报的思想。情感基调上亦悲亦喜, 亦庄亦谐, 但谐谑的喜剧色彩要更重一些。而《雌木兰》和《女状元》无论是从关目设计还是情感基调来体会,都是喜剧无疑。虽然诚如杜桂萍所言,《雌木兰》对轻易取得的赫赫战功的自诩,则是作者一贯恃才傲物个性的激情表达,《女状元》对决定举子命运的试官讥讽嘲弄之至,折射出的也是他多次科考失利块垒难消的愤慨。因此,《四声猿》之四本戏,寄寓了徐渭不同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其中也的确包含了他对现实的揭露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