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 研究并分析将中西医结合方式应用于子宫腺肌症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与意义。 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6月所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共计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3例。观察组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医治疗方案。治疗90 d后,针对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子宫腺肌症治疗有效性数据进行对比与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西医给药方案为:200 mg剂量丹那唑胶囊口服,8 h/次,3次/d;中药给药方案为:50 g剂量大力王,月经来潮前1 d煎服,1次/d,每月7 d,停用23 d。治疗期间为90 d。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药治疗方案。西医给药方案为:200 mg剂量丹那唑胶囊口服,8 h/次,3次/d。治疗期间为90 d。
1.3 疗效评价标准
有关子宫腺肌症临床治疗有效性的评价标准划分为三级标准:①显效,指患者子宫腺肌症各项临床症状及表现完全消失,90 d治疗后月经来潮下月经量得到明显控制,月经周期正常、无痛经症状,同时子宫增大症状消失;②有效,指患者子宫腺肌症各项临床症状及表现基本消失,90 d后月经来潮下痛经感、月经量以及经期时间均有所控制;③无效,指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中的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经卡方检验并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3 讨论
临床实证资料显示:子宫腺肌症的主要致病原因在于宫内膜入侵子宫肌层,并在入侵过程当中引发子宫肌层所表现出的一种良性病变症状[1-2]。与此同时,子宫腺肌症下宫内膜同样受到来自于患者卵巢所分泌雌性激素的影响[3]。这说明:对于此种病症的治疗可采取应用激素治疗的方案。从西医研究角度上来说,丹那唑胶囊能够发挥对患者下丘脑垂体反应功能的有效抑制,从而有效缓解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下可行黄体生成素的分泌动作,由此而形成的低雌素状态基本与绝经期妇女所表现出的雌素状态相一致,由此可达到促进异位宫内膜的萎缩目的[4-5]。然而在服用丹那唑进行子宫腺肌症治疗的过程中,可能引发副作用。最为主要的副作用表现为患者肝功丙谷转氨酶指标上升,由此可能导致患者治疗中途出现停药,影响治疗效果[6]。与此同时,从中药研究角度上来说[7-9],中药大力王最主要的临床治疗功效在于活血化瘀、行气消积、祛风消肿,同时还能够发挥显著的止痛功效。在我院本次临床研究过程当中,总结子宫腺肌症患者通常于月经来潮前1~2 d时间内出现异位宫内膜的肿胀以及盆腔位置的充血问题,在此状态下通过服用中药大力王的方式,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同时不易出现肝功丙谷转氨酶指标升高的问题,配合使用过程的综合疗效显著。
本院本次临床研究数据证实,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在应用于子宫腺肌症临床治疗过程中有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显效时间短等特点,综合优势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韩冬,王自能.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2):4054-4056.
[2] Bergeron C,Amant F,Ferenczy A. Pathology and physiopathology of adenomyosis[J]. Clin Obstet Gynae,2006,20(4):515-516.
[3] 井茹芳,李春伶,高永艳,等. 子宫腺肌症特征性声像图表现与病理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8,24(4):352-354.
[4] Kitawaki JO. Adenomyosis:the patho-physiology of an oestrogen-dependent disease[J]. Clin Obstet Gynacol,2006,20(4):494-495.
[5] 胡树红,廖谦和,陈利琼,等. 子宫腺肌症病变中雌激素、孕激素、癌基因、凋亡抑制基因的表达研究[J].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1):1848-1850.
[6] 郭永红,李光荣. 丹赤胶囊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