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保护中绿化环境建设探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丽江古城保护中绿化环境建设探析

丽江古城保护中绿化环境建设探析摘要:下文主要从丽江古城发展过程中,在绿化环境方面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做一些探讨分析,从丽江作为一座古老的国际旅游城市的标准,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或建议。逐步改造、逐步完善,希望把这座美丽的丽江古城建设发展得更加美好。 关键词:丽江古城;保护;绿化环境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5-(页码)-页数 丽江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以金沙江林区森工为主要支撑的伐木产业经济逐步转变成以保护森林、开发旅游资源为主的旅游产业经济,使古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与国际接轨的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之一,丽江的地方经济、玉龙雪山的生态环境和纳西民族文化得到了史无前例的空前发展。 一. 丽江古城的自然概况 丽江古城位于丽江山间盆地中部,地处北纬25°08′~27°56′,东经99°23′~101°31′范围内,海拔2400余米,南北长17km,东西宽15km,北去20km为高耸的玉龙雪山,终年白雪皑皑,有黑雪山、白雪山、三板六股等12个山峰组成长达35km的横断山主脉,风光雄伟秀丽。 古城区气候为亚热带高原季风型,全年常春无夏,四季如春,干、湿季分明。年降雨量为952.9㎜,年平均温度为12.7℃,夏季最热月(7月)均温为18.2℃,极端高温为30.6℃,最冷月(1月)均温为5.5℃,极端最低温度为-7.1℃,年总积温为3318.6℃,霜期长达66天,具有长日照和高质量光质资源,丽江成为全国农业高产之乡,保护农田,以大地园林化作为古城总体环境是可取的。 据统计,丽江地区共有高等植物3650余种,其中经济植物1526种,包括药用植物550种,花木580种之多。此处原始植被应为以山毛榉科为优势的亚高山常绿阔叶林带,十九世纪就成了欧美各国生物学家探险的乐园,丽江作为高山植物的王国早已闻名于世,目前已演替形成云南松林及矮生栎类多刺灌丛带。 二.古城绿化环境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在总体上:丽江古城大研镇以山、水、农田等自然景色为屏,与周边城镇相隔,十分完美,但目前四周边缘自然分隔带逐渐被蚕食与消退,众多业主以各种理由侵蚀瓦解,不协调的建筑、构筑物严重干扰古城环境。而古城东部与金山镇、南部与黄山镇相间的大片农田,也以迅速被城市化所吞没,不久就可把古城包围在现代化城市之中,这是古城环境问题之首,建设过程中应当加以控制。 (二)在古城中,主体建筑为各式纳西族民居,“老房子、大院子、好景致”是古城民居最大的特色。因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出现的“破墙开店”、庭院改“吧室”、临水绿地硬质化等等,见缝插针的经商,与绿化争夺空间,值得警惕。 (三)在绿化方式上:缺失真正有效的培育地方花木种类的场圃,大量的广玉兰、雪松、红叶李、八角金盘等外来植物涌进丽江绿化领域;在绿化布局设计上又受到洋化的大色块、花境、花坛、街头大盆栽等等影响、干扰,出现“古城洋化”、“丽江欧化”的弊病。 (四)在文化意义上:纳西民族是融会贯通、吸纳了优秀的汉、藏、白族等文化而保存着独立的文化体系的民族。崇拜天地,师法自然,保护自然环境,是纳西族核心的原始哲学思想。因此,丽江寺庙中应注意不可随便引进雪松、广玉兰等外来树种,或用现代园林手法,干扰丽江地方的寺庙园林、民族村落环境的特色。 (五)为了旅游功能的需要,在小尺度的古城区内,开拓大小广场空间,使古老的四方街相形见绌。古街巷道路的城市化,使许多原有的古城街巷肌理消失,古城中绿化困难。 (六)古城规划管理中应保证绿地保护范围,强化古城绿化机构。古城绿化优先使用丽江品牌苗、采用古城特色的绿化设计,保证丽江古城春色常在。 (七)古城名木及珍稀花木的保护,古老的纳西文化历史,可以用东巴文字、古老建筑、民俗文化、文物遗址、古树名木等各个方面来表达和展示,而其中古树名木则是更为重要的、活的历史文物,三朵庙的唐柏、古枫、珙桐树,玉峰寺的万朵山茶、古山玉兰,普济寺、文峰寺的古云南樱花,白沙的千年柽柳、古梅花,景虹山下的古楸木,指云寺的古银杏、古朴、古槐树,黑龙潭的古代栎树群落等等,都是丽江古老文化中的瑰宝,应进一步做好保护与宣传,做好对弱势古木的更新复壮,病虫害的防治,安装避雷针等。 三. 丽江古城绿地环境保护建设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一)严格保护丽江古城“三山一河二片田”的总体环境,它是古城历史风貌环境的命脉,不能以任何理由使这些自然空间分隔带“城市化”。 (二)绿化结构以树为主,乔、灌、草结合,以构成稳定的顶级植物群落为基本原则。 (三)速生树与慢生长寿树相结合,使速生树种能补充稳定的慢长树种为主体的群落结构,解决初期绿度不足的问题。 (四)优化丽江古城的地带性植物,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