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纪念性景观的发展沿革.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纪念性景观的发展沿革

第二章 纪念性景观的发展沿革 1 纪念性景观发展的四个阶段 2 纪念性景观的形式沿革 3 当代纪念性景观的发展趋势 1 纪念性景观发展的四个阶段 1.1为神的纪念 1.2 为君王的纪念 1.3 为机器的纪念 1.4 为人的纪念 在远古蒙昧时期,人类科学技术极不发达,人类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差,人类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屈居于神之脚下,人是神的牺牲品,人是神的奴仆。此时的纪念性景观是一些近似图腾的体量巨大、充满神秘色彩的景观。从某种意义上说此时的纪念性景观是献给神灵或 自然的一道祭品。像英国巨石阵列、南太平洋复活岛巨型雕塑群。 这个阶段大体上相当于奴隶社会后期和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此时期纪念性景观往往通过严整对称的形式、明显的中轴线来体现统治阶级森严的等级,另外常常通过表现崇高、伟大来实现道德的教化。纪念的对象多为王公贵族。此时的纪念性景观无不是君王们、权贵们的集权欲、占有欲和炫耀欲的反映。而普通老百姓却在高大的建筑物、巨大的广场和纪念大道面前,如同不可见的蚂蚁。文艺复兴将人从神权中解放出来,却为他们带上了君权的桎梏。人同样是祭坛上的牺牲品或是祭坛的奴仆。如明十三陵、泰姬·玛哈尔陵 。 工业革命以后,随工业文明的兴起,正业革命给城市景观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人们似乎征服了自然,挣脱了神的约束,推翻了君主。但人们并没有改变受奴役、被鄙视的地位。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另一个主宰自己生活的主人——机器。人们的生活——工作、居住、娱乐等被解剖成一个个功能独立的零件。此时的纪念性景观多集中在城市中,且为集合了古典美的形式和某些物质功能的纪念性景观。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意识的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为神和君王建造的纪念景观是神秘的、巨大的、恢宏的;为机器设计的纪念性景观是唯美的、高效的。它们离普通人的纪念都是遥远的。人们应该寻求人性化的纪念性景观,为伟人更为普通人。此时纪念性景观无论在纪念观念、纪念对象、纪念空间形式、设计思路和手法上均有所进步,纪念对象也趋于广泛。 2 纪念性景观的形式沿革 2.1 纪念碑和纪功柱景观 2.2 纪念性雕塑景观 2.3 陵墓景观 2.4 纪念性景观门 2.5 纪念性公园 在西方,也常在城市广场上树立直立的碑或柱来纪念皇帝或将军的辉煌功绩,这种传统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开始了。如罗马的图拉真圆柱 。 工业革命后的纪念碑柱与以往的纪念碑柱相比,增强了不少世俗性,它对城市意象的贡献和供作眺望塔的游憩功能也是古典方尖碑无可比拟的。如华盛顿纪念碑碑高555英尺,内设一座电梯和898级台阶。 。 现代纪念碑则不再强调高大的体量和古典美的形式,而是强调其参与性,更注重参观者的心理。如华盛顿越战纪念碑 ,是70年代“大地艺术”与现代公共景观设计结合的优秀作品之一。 人类自远古以来,就有树立雕像纪念神灵或祖先的传统。美国纽约自由女神像和拉什莫尔山四总统雕像都是著名的纪念性雕塑景观 。 陵墓不仅是为死亡的皇官贵人提供舒适安息的场所,同时也是生与死,死亡的超度以及死后生命的继续存在——灵魂的一种象征,不论是东方,西方或西亚的人,都没有两样,由于此种对生死问题的认识及对死后的世界观,人类自有文明以来,尤其在封建社会里,帝王竭立驱使他的社会资源去为他自己营建永恒的灵魂世界。随着时代的发展,封建君王的消亡,此类陵墓已很少见到。 西方人对于拱门的运用情有独钟,即使到了近现代,在城市规划中也常用“门”来作为标志、景观的焦点或意象上的门户。 在东方,中国人牌楼和日本人用鸟居都是起源于“门”的观念,只是牌楼和鸟居更具象征意味,它是用来界定神社、寺庙、陵墓等建筑处的入口,而不是象西方为纪念战争胜利的凯旋门。 在古代,纪念园实际上是纪念性庭院——纪念性建筑的附属,像印度的泰姬.玛哈尔陵园。在近代有一些陵园也有了公园的性质,如美国的一些国家陵园和墓园。 真正达到民主式纪念性高度的是罗斯福纪念园(The F.D.R Memorial)。经过1966年和1972年又两轮的方案征集,旧金山的景观建筑师哈普林(Lawrence Halplin)的方案最终中选。经过二十年的挣扎,终于在1997年建成开放。 3 当代纪念性景观的发展趋势 3.1 纪念目的的变化 3.2 纪念途径与手段的变化 纪念目的的变化造成了纪念对象的多元化。以往的纪念对象多是神灵或王公贵族,现在的纪念性景观不仅纪念伟人、更有纪念普通人甚至动物的。 纪念性景观更注重与周围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结合,再现历史环境,使观众心理上产生场所感与认同感。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