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全新世地层中潮滩沉积磁性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PDFVIP

长江三角洲全新世地层中潮滩沉积磁性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江三角洲全新世地层中潮滩沉积磁性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第34卷  第6期 沉 积 学 报 Vol.34  No6 2016年12月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Dec.2016 文章编号:1000⁃0550(2016)06⁃1165⁃11 doi:10.14027/ j.cnki.cjxb.2016.06.014 长江三角洲全新世地层中潮滩沉积磁性特征 及其古环境意义 1 1 1,2 1 1 1 白雪莘  张卫国  董  艳   潘大东  王张华  孙千里 1 1 1 陈  静  陈中原  刘晋嫣 (1.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62;2.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江苏南通  226007) 摘  要  对长江三角洲北翼江苏南通地区NT钻孔(长60.9 m)进行了系统的环境磁学分析,并结合岩性特征、粒度、 漫反射光谱(DRS)等手段,探讨了全新世早、晚期潮滩沉积的磁性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NT孔自下而上可分为6层 (U1~U6层),其中U2层下部(49.9~44.8m)和U6层(7.5~0.3 m)为潮滩沉积,具有较低的退磁参数S 比值及较高的 χ 硬剩磁(HIRM)和SIRM/ ,表明反铁磁性矿物如赤铁矿、针铁矿等含量和比例较高。 结合漫反射光谱(DRS)分析,发 现U6层上部盐沼(1.5~0.3 m)赤铁矿和针铁矿富集,U2层下部的盐沼仅富集赤铁矿。 这一差异与U2层和U6层形 成的时期和沉积环境有关。 U2层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至早全新世,且曾长期暴露地表,有利于赤铁矿的形成,其后随 着海平面的持续上升,盐沼不断垂向加积,始终处于水下环境,不利于针铁矿的形成;U6层形成于晚全新世三角洲海 岸的进积过程中,氧化还原相互交替的环境有利于针铁矿的形成,后期成陆后的成土作用生成了较多的磁赤铁矿和 赤铁矿。 研究表明,全新世三角洲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形成的盐沼具有不同的磁性特征,磁性特征的研究可以提供 潮滩沉积环境演变的信息,对三角洲古环境重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全新世  潮滩  磁性特征  针铁矿  赤铁矿  长江三角洲 第一作者  白雪莘  女  1991年出生  硕士研究生  环境磁学  E⁃mail:baixuexin@126.com 通讯作者  张卫国  男  研究员  E⁃mail:wgzhang@sklec.ecnu.edu.cn + 中图分类号  P534.63 2  P736.22  文献标识码  A 踪沉积环境演变及其与气候、海平面变化以及人类活 0  引言 [7,13⁃15] 动的关系 。 潮滩是三角洲地层中常见的地层 全新世最大海侵时,形成了以镇江—扬州为顶点 单元,在由陆向海或由海向陆的转变阶段都可以形 的古河口湾,此后长江带来的大量泥沙在河口堆积, 成。 潮滩根据高程和水动力特征,可分为低、中、高潮 沉积速率大于海平面上升速率,长江三角洲开始发 滩,在高潮滩及其相邻的潮上带往往发育盐沼,因此 [1⁃2] 育,其地层呈现出海陆相互层的特性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