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作文模拟题培养孩子快或慢
作文讲评 郎朗的父亲在《我和郎朗30年》这本书中,讲述了郎朗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孩子迅速成长为超一流钢琴家的故事,介绍了培养郎朗成功的秘诀,其中一条是:让孩子成长得快一些、更快一些。这引起了家长的热议。 家长甲说: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培养孩子确实要尽早、赶快,要尽可能地早学、多学。 家长乙说:我不太同意这种观点。培养孩子不能求快,求快势必会伴随严苛的训练,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再说,像郎朗这样成功的又有几人? 家长丙说:是啊,?梁启超先生说过,学习不必求猛进,像装罐头塞得太多太急,不见得会受益。他教育出的子女个个都很杰出。 家长甲说:可是时代不一样了啊!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问题1:作文脱离材料话题 对策1:观点型材料作文“明确话题”步骤不能少。 问题2:观点绝对化/不科学 对策2: A辩证论证。方法:1.行文时不说过头话,可用留有余地的语言。比如“常常”、“往往”、“可能”、“多数情况下”、“一般情况下”……2.在文章的结尾处用“一分为二”的方法:(1)界定自己观点涉及的范围。(2)指出自己观点可能存在的个别问题。(3)承认自己观点的对立面也有可取之处。 B在开头或结尾部分剖析另一成功范,指出其成功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快”或“慢”都不是根本原因 问题3:思路不清 对策3:1、动笔前明确结构(“引议联结”、 并列式、正反对照式、递进式);2、善用段首句或过渡段展示结构。 问题4:论据多,且杂乱。 对策4:合并归类、揭示角度 梁启超九子女 长女梁思顺:诗词研究专家 长子梁思成:著名的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次子梁思永: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三子梁思忠:英年早逝的炮兵上校(毕业于西点军校) 此女梁思庄:著名的图书馆学家 四子梁思达:著名的经济学家 三女梁思懿: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全国政协委员 四女梁思宁:光荣的抗战军人 五子梁思礼: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宝贝,你们好吗?———梁启超爱的教育,给孩子们的400余封家书》(山西人民出版社) 这些家书前后持续十五年,少则每年几封,多则几十封,有的只有寥寥十几字,仅为报平安或交代家事,有的则长达几千字,或纵论时事,或畅谈家事,又或与子女谈心聊天。家书的写作时间有的是深夜两三点钟,有的则是清晨起床后,只要稍有时间,梁启超总会跟孩子们“唠叨”上几句。无一例外地,每一封信里,都透露着父亲浓浓的爱意,其情之真、其爱之切,几十年后读来,尤能被其强大的磁力一击命中,并被深深吸引。 一、爱国主义教育? 梁启超一生虽历经沧桑坎坷,但爱国之心始终不变,以著作报国达?40年。他对子女的影响和教育贯穿着一个中心,就是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在家里,他经常向子女们讲祖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者的故事;?孩子们长大离家后,他仍以书信形式继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将来报效祖国。在他的教育影响下,孩子?们自幼培育了对祖国深厚的感情,立下了报国之志。? 梁启超的九个子女中,先后有七个曾到外国求学或工作,他们在国?外都接受了高等教育,学贯中西,成为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完全有条?件进入西方上流社会,享受优厚的物质待遇。但是,他们中却无一人留?居国外,都是学成后即回国,与祖国共忧患,与民族同呼吸。抗战期间?,梁启超的长子、著名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和夫人林徽音在四川过着清贫的生活且又都疾病缠身,却仍然顽强地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当时?美国一些大学和博物馆想聘请他们到美国工作,这对他们夫妇治病也大?有好处。但是,他们却一一拒绝了。梁思成说:“我的祖国正在苦难中?,我不能离开她,哪怕仅仅是暂时的。”? 二、道德品质教育? 梁启超很重视对子女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并以自己崇高的道?德情操为子女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从小就要求孩子们一定要艰苦朴素,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他说:“生当乱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一个人在物质上的享用,只要能维持生命便够了,至于快乐与否?,全不是物质上可以支配。能在困苦中求得快活,才真是会打算盘哩!?”他教育子女们要热爱生活,适应环境。他说:“我是学问、趣味方面?极多的人,我之所以不能专积有成者在此。然而我的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了新生命,如朝日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我虽不愿你们学我那泛滥无归的?短处,但最少也想你们参采我那烂漫向荣的长处。”在他的教育影响下?,孩子们个个都有一个艰苦奋斗的历史。? 三、追求知识教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地理 世界地理复习《欧洲西部和德国》.ppt
- 高中政治_1.1人民民主专政课件_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中政治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课件人教版必修二_1.ppt
- 高中必修一第三摸ppt.ppt
-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第一课第一框.ppt
-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 第二单元 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课件 第二课时).ppt
- 高中政治主观题应对策略.ppt
- 高中数学(人教版B版·必修5)配套练习:1.2应用举例 第1课时.doc
- 高中数学2-3-1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及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3.ppt
- 高中数学2-3-1,2-3-2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