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贵妃醉酒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对这两种观点的看法。 注意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文化的发展就是对旧文化的完全否定。 文化的发展是指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不是对旧文化的简单否定。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文化的发展是克服传统文化里面的糟粕又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曲折性的上升,前进,认为文化的发展就是对旧文化的完全否定,其实质是没有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否定了继承。 注意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二:继承与发展是对立的两个方面。 继承指的是承袭传统,而发展指的是不断改造旧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二者是对立的。继承与发展都处于文化发展这一个过程中,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发展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而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认为继承与发展是对立的两个方面,看到了两者的不同,但割裂了二者的内在联系,其实质否定了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文化传播与文化继承异同点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关系 (1)区别:①含义不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指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指在文化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②侧重点不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侧重于对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2)联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前提和基础;“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必然要求,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 (2008年高考江苏卷,21)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 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2009广东卷)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本土文化基础上产生了“新客家文化”。这体现了 A.新文化在发展中偏离了本土文化 B.文化在批判中继承 C.新客家文化已取代本土文化 D.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2008年高考宁夏卷,38)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圆明园是我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1860年被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后焚毁,现在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圆明园遗址保护和重建方案的争论充分展开,目前主要有原址整体复建、原址部分复建、遗址附近复建、异地重建等观点。 赞成上述哪种观点?请从文化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的角度阐述你的理由。 赞成上述哪种观点?请从文化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的角度阐述你的理由。 (1)文化具有教育塑造人的功能,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通过遗址或通过遗址与复建部分的对比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提醒人们勿忘国耻,激励人们不甘屈辱,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独特地位,通过复建或重建推陈出新,可以使我国古代的园林建筑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注:考生赞成任何一种观点,只要答案中包含上述要点,或者其他合理内容,均可给分) 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二十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还是中世纪末的欧洲“文艺复兴”以及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都是预示社会大革命的著名思想运动。 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 (3)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私塾 课堂教学 网络学习 合作探究4:上述教育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对文化传承有哪些影响? 在你看来,上述教育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对文化传承有哪些影响? ③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将整个学习活动,从教育者到受教育者直至教学资源的使用,实现真正的共享和社会化,打破了时空界限,扩大了教育规模;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学习计划,通过人机交互等众多途径及时寻求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实现个别化学习。 网络学习使文化传承的方式和手段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①私塾是一种个别化教学,老师逐个向学生传播知识,无固定、统一教材,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个人水平; ②课堂教学是按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编班,以班为单位,有固定教师按课程教学,课堂活动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私塾教育对文化传承起有一定的作用,但规模小,影响有限。 课堂教学这种教育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1诗词鉴赏之画面图景题型.pptx
- 2011西方经济学13-2.ppt
- 2011外科.ppt
- 2011版高中语文全程学习方略课件(必修3):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人教版).ppt
- 2011高二哲学第三单元复习课件.ppt
- 2011年高中地理 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2 湘教版必修1.ppt
- 2011年重庆两路金鹏两江时光提案1——老街坊·新故事.ppt
-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_专题_经典作文素材大全(一)学案.doc
- 2011高考历史 考点三无产阶级革命家课件 人民版选修4(福建专版).ppt
- 2011高考文综全国卷解析.doc
- 2024-2025学年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高三开学考试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南昌三中高三第二次数学试题模拟考试含解析.doc
- 管理学硕士开题答辩-导师演讲大纲.pptx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东城区第五十五中学高三模拟考试(三)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东方明珠学校高三第四次大联考数学试题含解析.doc
-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历年真题.docx
- 2024-2025学年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高考数学试题命题比赛模拟试卷(27)含解析.doc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安阳市第一中学高三联考数学试题(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武冈市第二中学高三数学试题查缺补漏试题(文理)含解析.doc
- 2024-2025学年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高三全真四模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