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4-2015-1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讲稿.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2015-1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讲稿

龙溪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校本培训讲稿(教案):(2014-2015第1学期) 第1次 时间:2014年9月25日 地点:多功能室 参加:全体教师 主讲:邹长剑 内容: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思考 目标: 通过学习,学习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种方法 过程: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思考 ??邓小平同志早在1986年就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江泽民同志强调:“在青少年中加强法制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带有长远性、根本性的工作,要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宣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三个五年规划》,把青少年列为普法的重点教育对象之一。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因此,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是响应国家号召,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之举。依据十几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笔者对小学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切实在教学中落实好这一工作。 ???? 现代教育的实质是以人为本,追求“全人的发展”。培养的最终目的不是以知识为最终标准。当今时代科技发达,人一生不停止学习的知识不及指甲盖大小的一块硅片。教育的目的实际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符合社会发展,能够生存于社会的人,而不是纯粹知识堆砌的无实用的“人才”。受教育选拔功效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偏离了这一思想,去一味的追求知识,而忽视了人的社会面的培养和教育。其结果是只灌输知识,忽视或不愿去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其他教育——包括法制教育。可实际生活中,法制教育对学生个人来说是受益最直接、最实用、最基本的知识。科任教师如果能从这一角度认识和思考这一问题,就能够自觉地在教学中落实好中央和上级的法制教育要求。这也是我们为人师起码的职业道德要求。 ????? 二、要理解领悟透 “渗透教学”的原则和做法。 ??? 渗透教学的原来意思是低浓度溶液中的水或其他溶液通过半透性膜进入较高浓度溶液中的现象。如植物细胞的原生质膜、液泡膜都是半透性膜。植物的根主要靠渗透作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等。后来常比喻一种思想(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从“渗透”一词的意思我们可以知道,这一工作是缓慢的、长期性的、润物无声的。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这一工作也同样不外乎这一原则和要求。而恰巧是这一原则也解决了我们学科教学的专一性和法制渗透的多样性的矛盾。因为我们是渗透,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学科的主体性不能改变,换句话说,我们学科知识教学的主体地位不能改变。同时,从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我们也可以领会的,学科中渗透的法制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只要做好我们教学范围内的法制渗透就是做好了我们的本职工作了。这样也减轻了我们对这样工作的思想压力。 ?????? 三、要尽可能的开发和挖掘学科中法制教育的素材,上好学科渗透课。 ???? ?数学学科是理性学科,社会学科知识相对于文科要少,加之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的限制,教材中的法制素材就更有限。但这不能说明我们这一学科就没有这样的素材,更不能说我们就可以不渗透法制教育。这就需要我们用一双明亮的眼睛去发现和挖掘。例如在学习重量单位换算这一知识点时,可以适时引入毒品这一犯罪,告诉学生几克毒品就能使人犯罪;在学到统计这一知识点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绘制我国近几年青少年犯罪率图;在学到追击类应用题时,我们可以编写一些公安民警追击罪犯的题型等等。就是说,只要我们把学科渗透这一思想领会透,处处都能找到或创造出新鲜的教材来。 ?????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法制教育。 ????? 法制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 “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教育者可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身边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走入情景,学生明白尊重别人也就是在尊重自己,社会上的任何一种工作和职业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和理解。尊重别人的一切隐私,任何偷看或泄露别人秘密的行为不仅可耻,而且违法。一个少年上网成瘾,每天沉浸在虚幻世界中,思想堕落,学业荒废,最可耻的是竟以自己妈妈的生命相要挟,向家庭索取上网费。父母含辛茹苦,得来的却是这样的后果。教育者适机引导学生讨论: 怎样能抚平泪水涟涟中的父母心理上的创伤。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了上网不学习的不对,报答父母就是要好好学习,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避免自小无知走上犯罪的道路。 ????? 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要把握好法制渗透的有机性原则、选择性原则、贴近性原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