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夏、商、西周的更替和春秋战国纷争随堂检测-岳麓版.docVIP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夏、商、西周的更替和春秋战国纷争随堂检测-岳麓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夏、商、西周的更替和春秋战国纷争随堂检测-岳麓版

第一讲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春秋战国纷争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2009年连云港调研)《史记》中“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人……武王驰之,纣兵皆叛纣”的内容,反映的史实是(  ) A.商灭夏     B.周灭商 C.国人暴动     D.西周灭亡 【解析】 由材料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纣指的是商纣王,而武王指的是周武王,由此可以判断出是周灭商的史实。 【答案】 B 2.(2009年南通市高考模拟)公元前841年发生的“国人暴动”导致了(  ) A.分封制崩溃     B.周王室日趋衰微 C.犬戎攻破镐京     D.周平王东迁洛邑 【解析】 解题关键是对相关史实的掌握。分封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井田制瓦解后才崩溃的;犬戎攻破镐京是在公元前771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是在公元前770年。 【答案】 B 3.据《周礼》记载,周代墓葬有着严格的等级差别,周天子应为9鼎8簋,高级诸侯为7鼎6簋,一般诸侯为5鼎4簋。这些历史现象反映了周朝在政治上实行(  )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禅让制 【解析】 从材料看,周代墓葬有着严格的等级差别,反映在政治上体现了西周的分封等级制度。 【答案】 B 4.(2009年江苏扬州模拟)《孟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西周初年分封制     B.西周末年王室衰微 C.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D.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解析】 题干中的这段材料反映了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通过阅读材料可知;周天子对诸侯有较强的控制力,因此可判断这种历史现象出现在西周初年。 【答案】 A 5.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古汉字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甲骨文反映出的有关商朝政治状况的信息是(  ) A.商朝社会阶级压迫非常残酷 B.商朝统治者很迷信 C.商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D.商王权威大大超越了夏王 【解析】 从材料中“囚”“刑”“劓”等信息可以看出当时阶级压迫非常残酷。 【答案】 A 6.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解析】 “五谷”指种植业,“六畜”指家畜饲养业,至于C项中的用牛力耕田和D项中的女织这两个信息材料中并不能反映出来。 【答案】 B 7.(2009年南昌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属于(  ) A.农具和酒器     B.礼器和兵器 C.礼器和用具     D.兵器和农具 【解析】 本题考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属于中等题。解题关键是了解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材料“国之大事,在祀在戎”,而四羊方尊、人面纹方鼎、乐府钟分别用来喝酒、祭祀和奏乐的,这些在古代都属于礼的范畴。而三角援戈是用来打仗的,故B为正确答案。其中没有农具,故A、D项错;C项错在用具。 【答案】 B 8.(2009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三期末考试)中国古代,每逢春节或重大节日,各个家族经常在家内举行仪式祭拜家族的祖先,并祈求他们的保佑,其后代孜孜不倦地寻找其有迹可寻的先祖的坟墓,并在坟墓旁举行纪念他们的活动和仪式(这种活动到今天仍在部分地区延续)。这一做法的积极意义是(  ) A.增强对祖先的崇拜、迷信和神秘感 B.强化家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C.强化传统教育和宗法制度 D.悼念逝者,寄托哀思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宗法制度,属于中等题。解题关键是祭礼活动的积极意义。迷信不具有积极意义,宗法制度也是今天应该反对的,A、C项不正确;D项服从于B项,而B项有利于今天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答案】 B 9.(2009年潍坊模拟)“金猪去,玉鼠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快乐走人间;众亲朋,阖家欢,新春福禄全!”这是2008年春节流行的祝福短信,其中的“猪”“鼠”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  ) A.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B.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C.中国原始的政治制度     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我国古代的农耕文明源远流长,“猪”“鼠”与农业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才会出现它们与农历纪年的相配。 【答案】 B 10.(2009年北京海淀区期中)以下四幅图片中,与商朝商业活动相关的是(  )【解析】 本题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