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差不多先生传》教案-上海五四制版
《差不多先生传》
胡 适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作者的经历,感知文章的内容和现实意义。
2朗读课文,品味本文的夸张和反语,感受讽刺语言的幽默、犀利的艺术特点。
3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讽喻意义,克服敷衍塞责、马虎从事的陋习。
【重点难点】1重点:品味语言特点,感知讽刺意味。
2难点:探究文章的现实意义。
【相关提示】
1胡适,字适之,现代诗人、著名学者、史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新红学创始人,他一生获得35个博士学位。他的《文学改良刍议》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第一篇宣言;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他发表第一篇白话诗,出版第一部白话诗集,创作第一个白话独幕剧。
2本文是一篇传记体裁的寓言。传记,是一种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由别人记述的,叫“他传”;由自己记述的,叫“自传”。传记又分两类:历史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前者记叙史实,用语平实;后者借用传记的形式从事创作,用形象化的手法,描写各种典型人物的生活经历和精神风貌。《差不多先生传》不是一篇真正的人物传记,而是一篇寓言,因为世上没有这个人。作者只是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成文,讽刺国人,引人深思,增强效果。
【词语积累】 人人皆晓 处处闻名 一命呜呼
【朗读课文】
【初学课文】
1开头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开头设问,幽默风趣,引人注意。
2归纳“差不多”先生做了哪些“差不多”的事?
妈妈叫他买红糖,他卖回了白糖;
老师问山西,他答陕西还强词夺理;
他常常把十字写成千字,把千字写成十字;
乘火车迟到了,还认为今天、明天“差不多”;
误把牛医王大夫当作汪大夫,结果一命呜呼;
最后还认为死人与活人“差不多”。 )
3“差不多”先生做的那些事,表现了他的什么特点?
“差不多”先生做的那些事,表现了他一生不肯认真,凡事马虎敷衍的性格特点。
4“差不多”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差不多”先生是一个可笑可悲的人,他一生做事马马虎虎,敷衍塞责,最后为此搭上了性命。他是一个顽固不化的人,他至死不觉醒,临死的时候还说:“活人同死人差不多……”。他是一个危害很大的人,他死后还有人称赞他,仿效他,对人们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4段),介绍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特点。
第二部分(5-10段),记叙差不多先生的“生平事迹”。
第三部分(11段),写差不多先生死后,人们都称赞他,仿效他。
【课文分析】
本文是胡适的名篇。本文写于1924年。文章以设问开头,幽默风趣,引起读者注意。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记叙了“差不多”先生的一系列表现。文章最后采用夸张和反语,写出马马虎虎,敷衍塞责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作者这样写,是想借此唤醒国人,这种毛病。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自己情况,至少选做六题)
1为什么说“差不多”先生“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在全国范围都有影响,代表着许多中国人的处世态度,是某些中国人的通病。这样写,目的是指出像“差不多”先生遇事马马虎虎,敷衍塞责,不求认真,不求准确的处世态度,是比较典型的中国人的陋习,强调影响广大,不可掉以轻心。
2品味下列句子的内涵和表达方法?
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他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他有鼻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袋也不小,但他的记性不很精明。
通过逐一说明,塑造了“差不多”先生是一个普通的平常人,肢体上没有残疾,但是他的所有的器官都是不派用场的摆设,他做事马马虎虎,敷衍塞责,是个可笑可悲的人。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文章最后采用反语,写出“差不多”先生死后还有人称赞他,仿效他。设计这样的结局,目的是指出做事马虎、敷衍塞责、是非不分,是相当多的中国人的通病,是可怕的社会现象,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具有深远的反面效果。
……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到:“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吧。”
用心理描写表现“差不多”先生至死不觉醒,重病在身,仍求“差不多”,愚顽至极。
3文章的寓意是什么?
本文用“差不多”先生一生敷衍塞责、凡事不肯认真,结果以悲剧收场的故事,指出这种行事态度正是中国积弱的病根,期望国人警惕觉悟,革除陋习。
4从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可以看出传记的写法有什么特殊之处?
开头一般都要写人物的姓名、籍贯、家庭状况,以及诞生的年、月等。
一般采用叙述和说明的表达方式。有时为了增强作品的生动性,可以适当加以描写、议论和抒情。
以时间为顺序,或按人物的事迹,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语文上册-劳山道士课件-语文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信客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字词及名句默写比赛-人教新课标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文训练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小石潭记等四篇文言文复习习题-语文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巴东三峡课件-语文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周庄水韵课件-语文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提纲--语文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诗文比较阅读-人教新课标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曹刿论战课件-语文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鄂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能力测评-语文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6《匆匆》教案-上海五四制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8《生命的三分之一》课件-上海五四制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9《两条路》同步练习-上海五四制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5课--有的人》课件-苏教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海燕》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9《两条路》课件-上海五四制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能力测评-语文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鄂教版.doc
最近下载
- 【2025秋】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VIP
- 热能转换与利用中的节能技术.ppt VIP
- 2024版《亲子关系》PPT课件 .pdf VIP
- 汽车底盘系统检修(张振东)项目2 离合器检修.ppt VIP
- 职业技术学校《医疗器械销售与销售管理实务》课程标准.docx VIP
- 成人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细胞生物学——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ppt VIP
- 电子商务客户服务(周艳红第二版) 教案全套 项目1-7.pdf VIP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pdf VIP
- 药物化学绪论-幻灯片.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