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六课-歌词三首学习导航-苏教版
二十六歌词三首
高手支招1阅读导航
读前要热身
《黄河大合唱》背后的故事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具代表性、且又最为人熟悉的作品。乐曲诞生于日战前最为惨烈的日子。那是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的事,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带着抗敌演剧三队撤退,经过黄河,引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翌年1月抵达延安,酝酿已久的诗情便爆发,写成黄河诗章,在农历大除夕作了朗诵演出。当时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音乐系主任的冼星海深被光未然的朗诵感动,在一个小窑洞内,抱病连续写了六天。同年3月31日完成,4月13日由邬析零指挥抗敌三队于陕北大礼堂公开首演,5月11日再由冼星海指挥鲁迅演出队演出。
著名作曲家李焕之回忆当年在延安演出《黄河大合唱》,有这样一段很生动的描述:“在物质条件极缺乏的边区,要组成一个完备的乐队是谈不上的。当时有什么乐器都尽可能地用上,除了三四把小提琴外,就是二胡、三弦、笛子、六弦琴和打击乐器。没有谱架,就用木板搭起当谱架。没有低音乐器,就自己动手制作。你看那乐队的右角,立着一具新的“武器”,那是用汽油铁桶改造的低音胡琴,它发出了雄浑且带有金属共鸣的声音,歌唱黄河的宏伟气概。你再看在这具新式“武器”的侧面,又是一具新型“武器”,它是一个大号的搪瓷缸子,里面摆了十几二十把吃饭用的勺子。当“黄河船夫曲”的朗诵“那么你听吧!”一完,指挥者的手臂一挥,这具新式打击乐器就发出“哗啦哗啦”之声,与管弦、锣鼓齐鸣,配合着合唱队的“咳哟,划哟!……”,烘托出万马奔腾之势。
淘宝路标
◎理解歌词内容,体会三首歌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反复诵读诗歌,体会和推敲歌词中精炼形象的语言。
◎体会歌词中表达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知识应储备
作家作品
黄霑(1941~2004),原名黄湛森,香港著名作家、词曲家。出生于广州。1949年随父母移民香港。写出2 000多首歌曲,其中《上海滩》《笑傲江湖》为“经典中的经典”,被冠以“流行歌词宗匠”,的称号是香港流行文化的代表。
晓光,我国著名词作家,1982年与作曲家施光南一起满怀激情地写下了《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
光未然(1913~ ),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的抒情气息而被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的主编。
字音识记
1.字音
黄霑(zhān)萦绕(yíng)烙(lào)
澎湃(péng pài) 抽穗(suì) 梳妆(shū zhuāng)
明媚(mèi) 巅(diān) 狂澜(lán)
2.多音字
字形辨析
文题解读
“中国心”在歌词中是一个反复吟唱的“主题词”。人有国籍之分,并没有心分国籍的说法。毫无疑问,“中国心”,也就是心中永远装着祖国,永远念着祖国。这一说法,寄托着身在异国他乡的海外游子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希望的田野”就是充满希望的大地。大地充满希望,也就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充满希望。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中华儿女和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
高手支招2感受鉴赏
文本需精研
我的中国心
黄 霑
河山只在我梦萦
【[萦]围绕,缠绕。】,[“河山只在我梦萦”,一个“只”,情深意长。]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可是”一转,表达了坚定的信念,“不管怎样”,强调“中国心”永远不变。]
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第一层(第1~4行),海外赤子有一颗不变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虽然”和“依然”是结构上的呼应,也是内容上的对比,通过内外对比,写出海外游子身在海外、心系祖国的情怀。]
我的祖先
早已把我的一切烙【[烙]这里指使之留下不可磨灭的标志。】
上中国印。[“烙”准确而形象地表达了海外赤子跟祖国永远无法分离的血肉关系。]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重千斤”把不可以用斤两计的对祖国的感情用斤两表达出来,形象地表现祖国在海外游子心中的分量,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两个“无论”从时空两个方面,充分强调祖国在心中无法取代的地位。]
心中一样亲。
第二层(第5~12行),祖国永远在海外赤子的心中。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澎湃]本来形容波浪互相撞击,这里是特定语境下词语的移用。
】着中华的声音,[这是来自心中的声音!这是融在血里的声音!是海外赤子永不改变的爱国之心的表白。]
就算身在他乡
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第三层(第13~16行),海外赤子爱国之心永远不变。
在希望的田野上
晓 光
我们的家乡
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
【[炊烟]烧火做饭时冒出的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化石吟》优秀实用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化石吟》优秀课件(38页)-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夏感》优秀课件(15页)-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山市》优秀课件(29页)-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优秀课件(32页)-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慈母情深》课件-北师大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往事依依》课件-苏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山市》蒲松龄《聊斋志异》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上册《月亮上的足迹》优秀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文》课件-苏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土地的誓言》(一)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土地的誓言》(二)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桥梁远景图》课件-语文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录音新闻》课件-语文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伟大的悲剧》(二)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赵普学习导航-苏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4课-《真正的英雄》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伟大的悲剧》(一)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