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豆角中毒素中毒机理的研究
豆角中毒素中毒机理的研究
!#1,%2*,’()3
(1.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哈尔滨150030;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
检测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1;3.惠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惠州516001)
*+:豆角营养丰富,口感好,是我国大众普遍喜食的蔬菜,但其因加工熟制过程不当,引发豆角中
毒事件频繁发生,初步研究认为豆角中含有血细胞凝集素、皂苷和蛋白酶抑制剂等毒性物质。文章对豆角中能够引起中毒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阐述,对可能的毒素的毒性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期为科学加工及食用豆角提供理论依据。-./:豆角;血细胞凝集素;皂苷;蛋白酶抑制剂01234:TS201.6 56789:B 5;4:1005-9989(2006)08-0280-04Progress on study of toxic substances in common beanYAO Yun-yan1,WANG Jing2*,CAO Wei-qiang3(1.Food ScienceCollege,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2.Instute of quality standard and inspection tech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Science,Beijing 100081;3.Huizhou Exit-Entry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Huizhou 516001)
Abstract:The common bean is rich in nutrition and tastes nice,so it has become a widespread and pleasedvegetable in our country.But it contains some toxic substances such ashaemagglutinin,saponin and proteaseinhibitor.Because adopting inappropriate process when cooking it,there are multifarious occurrence ofpoisoned affairs of common bean.This text elaborates the research of the toxins in the common beansynthetically and in hopes of providing the base of theories of processing and eating the common beanscientifically.
Key words:common bean;haemagglutinin;saponin;protease inhibitor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关系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尤其近年来发生多起食物中毒事件,其中豆角中毒事件就是其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1]。
豆角,学名菜豆别名四季豆、芸豆等,英文名Common bean。为豆科,蝶恋花亚科(Papilionoideae),菜豆族,菜豆属蔓生或矮生性一年生草本植物。豆角是世界上栽培面积仅次于大豆的食用豆类作物其品种数量繁多,类型丰富。目前我国各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陕西、山西、湖北、黑龙江、内蒙古、四川、河北等省、自治区。豆角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及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但是近些年来在文献报道中出现了很多因摄食生的和烹调不充分的豆角而引起中毒的报道[2]。其原因倍受人们关注,由于品种繁多,毒性成分不同,至今尚无全面阐述。一般认为,豆角中主要含有血细胞凝集素和皂苷两种毒素[3],也有报道认为可能存在蛋白酶抑制剂、脂肪氧化酶及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4-6]。豆角作为膳食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其中毒事件的频繁发生使很多人对其食用的安全性产生了置疑。因此对豆角中毒素的定性定量分析及其灭活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豆角
中毒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阐述。
2!#$%
血细胞凝集素(Haemagglutinin)目前被认为是豆角中毒的主要因素。血细胞凝集素又称豆素、植物凝集素,是植物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能够可逆地结合到特异单糖或多糖上的蛋白质,存在于许多植物的种子和营养器官中[7]。1889年,Stillmark首次发现蓖麻籽中的一种蛋白质能够使红细胞发生凝集作用,随后把这种毒蛋白称为“植物红细胞凝集素”。随后,科学家发现豆类种子中也普遍存在这种蛋白质。大多数凝集素的相对分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