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赤壁市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建议
赤壁市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㈠ 基本情况
1、蔬菜基地情况
我市城郊原有蔬菜基地面积8000亩,主要分布在蒲圻办事处望山村2000亩、大田畈2000亩,赤马港办事处营里村1000亩、赤马港村1000亩、虎山村1000亩,陆水湖办事处清泉村300亩、泉门村300亩,中伙铺镇中伙铺村400亩。现存基地面积不足2000亩:望山村600亩、大田畈500亩、营里村300亩、赤马港村100亩、中伙铺村500亩。新发展基地1040亩:中伙铺镇掘泉村100亩大棚菜、官塘驿镇西湾村50亩大棚菜、神山镇油岭村150亩茭白、车埠镇大罗湖80亩大棚菜、柳山湖镇100亩大棚菜、新店镇益阳桥村100亩大棚菜180亩粉葛、黄盖湖镇付家垸村100亩大棚菜、茶庵岭镇白石村100亩大棚西瓜、余家桥乡余家桥村粉葛80亩。
2、自产蔬菜市场供应严重不足
由于蔬菜基地面积不断减少,加之吃商品菜人口增加,自产蔬菜严重供应不足。目前,我市除绿叶蔬菜基本自给外,其余蔬菜自给率不足20%。大部分蔬菜依靠外地菜的进入,增加了运输成本及一些其它因素,导致我市蔬菜价格明显高于周边县市。
㈡ 存在的问题
1、蔬菜产区基础设施不配套,特别是排灌设施的不配套,直接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水、电、路不配套和技术设施滞后,是影响市场蔬菜季节性、结构性、价格波动、供求失衡的直接原因。
2、城郊菜地征占严重,生产能力呈现不足。城市规模扩张、近郊蔬菜基地基本消失,曾经为保证城市蔬菜供应的第一、二线菜地不断萎缩,而新增菜地受到资金投入、种植习惯的制约而滞后,生产能力明显不足。同时由于电厂、纸厂等工业污染和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等情况加重,城郊蔬菜品质也受到影响严重。
3、政策扶持空白。90年代市政府每年安排1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蔬菜生产和基地建设,还安排有部分农资用于支持蔬菜生产。现在政府在蔬菜方面的扶持政策全部没有。
4、农民对无公害蔬菜产品的市场准入认识不够,生产无公害蔬菜经验不足,对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掌握不够,对生产和市场的关系认识也不到位,有些盲目生产,与消费者需求不相适应。
5、后勤保障体系落后,由于财政困难,缺乏发展资金,我市蔬菜检验检测体系,市场服务体系,行政和科技服务体系尚未健全。我市蔬菜产业发展服务体系不健全,蔬菜专业技术服务人员缺乏,蔬菜种植户经常出现菜种采购难、病虫害防治买不到药、生产管理不过关、采收储存销售无保障等状况,严重制约着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发展。
6、蔬菜销售市场管理失范,欺行霸市现象还时有发生,有的市场还存在菜霸垄断市场行为。
7、产业化程度不高、产业体系不够完善。我市蔬菜种植目前还停留在小规模、分散种植、科技含量低、品种杂乱和无市场针对性的水平上,缺乏蔬菜合作经济组织规划引导,没有做到对蔬菜分级包装、优质优价等产后处理,缺少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带动。
8、产业发展环境不优,发展后劲不足。蔬菜产业发展缺乏政策资金扶持,没有技术推广资金运作,没有市场风险资金补贴,没有发展资金招商引资,加上生产环节成本上涨,风险加大,导致群众种菜积极性降低,发展后劲不足。
9、蔬菜种植从业人员老龄化。虽然我市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真正从事蔬菜生产的基本是50后,生产观念较落后,对新技术接受度不高、在生产应用上也与实际要求有差异,普遍存在过分依赖老经验、老办法的现象。
10、分散种植、没有基地规模,难以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
㈢ 发展蔬菜的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优越。我市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6.8℃,年有效积温5258℃,无霜期240—270天,正常年份日照时数1832.52小时,年降雨量1400—1500毫米,具有光热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适合喜冷、喜热、水生等多种蔬菜作物生长。
2、区位条件好,交通便利。我市地处湖北的南大门,南接岳阳,北靠武汉,京广铁路、武广高铁和京珠高速等干线纵贯南北,长江水道横穿东西,是北上京津、南下湘粤港澳、东达宁沪、西赴荆渝的必经之地,交通十分便捷。我市柳山湖镇、赤壁镇、黄盖湖镇地处沿江滨湖地区,位于长江流域经济产业带,可以依靠长江流域经济产业带发展资金支持,大力发展蔬菜生产,构建我市长江流域蔬菜产业带。
3、劳动力资源丰富。在全市52多万人口中,农村人口达34多万,农村劳动力丰富,在我市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蔬菜产业,具有较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而且群众有种菜的习惯。
4、种植蔬菜有较好的避灾效果。近年来异常气候频发,在旱灾年份,蔬菜也能浇水移栽、挑水育苗,几次大雨和阵雨就能缓解旱情,在洪涝灾害的年份,汛期到来之前,春播大部分蔬菜都能成熟采收,洪水退去之后恰是秋播的大好季节。
二、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建议
㈠ 总体思路
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按照“交通便利、布局合理、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原则,认真制定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