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用生物全学习手册主题一生物科学与农药
第一章 生物科學與農業
1-1生物品系的培育
【摘要分析】
【重點整理】
一 馴化與育種
許多野生生物經過 馴化 和 育種 後,可以更加符合人類的需求,成為我們的食物來源(如:農作物、家禽、家畜)或寵物。
(一) 馴化
定義 使野生生物逐漸適應人為環境的過程。 目的 使野生生物能在人為的環境中生長。 作法 將野生生物由自然環境移入人為控制的環境中培育
→培育數代後,該種野生生物之子代便可在人為控制的環境中穩定的存活並繁衍。 舉例說明 將野生稻從原來生長的自然環境移植到人為開墾的田地中進行栽培→野生稻逐漸能在人為的環境中生長。 (二) 育種
定義 從野生生物族群中選拔出具有特殊表徵的個體進行繁衍培育,以產生符合人類需求的栽培種,是一種人為的選擇過程。 目的 選育出遺傳性狀穩定,且符合人類需求的農作物和家禽、家畜等。 舉例說明 從野生稻中選拔出:
1. 稻穗飽實且莖矮粗壯,可承受稻穗重量的植株來種植→增加稻米產量。
2. 不易落穀的植株→便於收割。
3. 耐病蟲害的植株→以減少損失。 (三) 馴化與育種的結果
經由人為馴化與育種的過程,可以在同一物種中培育出不同的品種與品系。
1. 野生種與栽培種的比較
篩選方式 遺傳多樣性 例 子 野生種 天擇 較高 野生稻(穀粒具芒、落粒性強) 栽培種 人擇 較低 栽培稻(穀粒不具芒、落粒性較弱)如:秈稻、稉稻 2. 天擇與人擇
過 程 結 果 天擇 自然環境篩選適合生存繁衍的個體。 生物的演化及新物種形成。 人擇 人類依需求或喜好篩選生存繁衍的個體。 培育出新品種作物或禽畜。 3. 栽培稻的主要類別:秈稻(Oryza sativa indica)和稉稻(Oryza sativa japonica)
類 別 穀粒外觀 米飯質地 生長環境 例 子 秈稻
細長
較鬆散而不黏 較適應溼熱環境 台農秈22 號、台中秈10 號 稉稻
短圓
較黏而有彈性 較能耐低溫環境 台稉9 號、台農71 號(益全香米)、越光米 4. 品系與品種:
遺傳性狀的差異 命名 例子 品系 不同品系之間遺傳性狀差異不大,不易從外表特徵來區分。 一般不正式命名,僅以編號來表示。 台中系J47 號、台中試426號、台稉育8269 號 品種 不同品種之間遺傳性狀有顯著差異,容易從外表特徵來區分。 核准登記後正式命名。 台稉9 號
二 傳統的育種方式
(一) 選拔育種
1. 育種方式
選擇族群中具有符合人們需求表徵的個體,並設法將此個體的優良性狀保存下來。
2. 應用實例:野生甘藍經由選拔育種可培育出白花椰菜、綠花椰菜和大頭菜等。
野生甘藍→⑴ 選擇葉子大的植株栽種→……→芥藍菜。
⑵ 選擇具有巨大花序的植株栽種→……→白花椰菜和綠花椰菜。
⑶ 選擇具有肥大短莖的植株栽種→……→大頭菜。
(二) 雜交育種
育種方式 有計畫地選擇不同品種進行 雜交 ,再挑選其優良子代進行培育。 舉例說明 將一穀粒飽滿卻不耐蟲害的植株(AAbb)(aaBB)
→產生的第一子代(稻穀飽實,耐蟲害(AaBb))
→選拔出具有穀粒飽滿又耐蟲害(AABB)
→培育數代後,該遺傳性狀便能在所培育的水稻族群中穩定的表現。 優勢 雜交育種所產生的子代在形態大小、生長發育速率、抗逆境能力等各方面,可能更符合人們的需求。
三 現代的育種方式
(一) 細胞融合技術在育種上的應用
1. 育種原理
⑴ 以人工方式誘導不同生物的細胞進行融合,然後以離體培養方式培養。
⑵ 植物細胞需先去除細胞壁後才可進行細胞融合,這種去除細胞壁的細胞稱為原生質體,因此植物細胞的細胞融合也稱為 原生質體 融合。
2. 應用現況
⑴ 將白菜與甘藍菜的原生質體進行細胞融合→培育出「白藍菜」植株。
⑵ 將蘿蔔與油菜的原生質體進行細胞融合→培育出「蘿油菜」植株。
⑶ 目前利用細胞融合技術所培育出的農作物,仍屬實驗階段,還未實際應用於農業生產。
3. 細胞融合的技術 (舉例:利用細胞融合技術培育出馬鈴茄的過程)
(二) 重組DNA 與基因轉殖技術在育種上的應用
1. 育種原理
利用重組DNA 與基因轉殖的技術,將特定基因嵌入目標農作物、家禽或家畜的基因體中,使其表現性狀,培育出基因改造生物,簡稱 基改生物 (GMO)。
2. 應用基因轉殖的技術培育出的基改生物
基改生物 目 的 Bt 基改作物 (Bacillus thuringiensis,簡稱 Bt) 使轉殖作物可自行產生 Bt 毒蛋白而具有抗蟲能力。 基改黃金米 基改螢光魚
3. 舉例說明:利用基因轉殖技術培育出黃金米的過程
基因轉殖流程圖 說 明 目標基因:合成胡蘿蔔素的基因。
載體:農桿菌的質體。利用相同限制酶切割目標基因和載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增值税政策解析和操作指引-广东国家税务局.ppt
- 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ppt
- 在nh4+-n和no2.ppt
- 赞比亚铜带重金属污染对当地民众健康的影响-科学网—博客.pdf
- 在线阅读-亚洲户外展.pdf
- 栽培方法温暖湿润及半阴夏季生长旺盛-huawei.ppt
- 杂交育种例如如何利用纯种的高秆抗锈病ddrr.ppt
- 杂交育种crossbreeding本章主要教学内容杂交育种的.pdf
- 运输安全白皮书ⅲ--轨道安全篇主办单位运输安全组.ppt
- 运动与训练的生理适应.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5211.9-2025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9部分:相同类型着色颜料耐光性的比较.pdf
- 《GB/T 5211.9-2025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9部分:相同类型着色颜料耐光性的比较》.pdf
- 《GB/T 37228-2025安全与韧性 应急管理 突发事件管理指南》.pdf
- GB/T 23724.3-2025起重机 检查 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5163-2025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可重新盖紧包装的要求与试验方法.pdf
- 《GB/T 25163-2025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可重新盖紧包装的要求与试验方法》.pdf
-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GB/T 11349.2-2025机械振动与冲击 机械导纳的试验确定 第2部分:用激振器作单点平动激励测量.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