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唑来膦酸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LBH589体外协同抗多发性骨髓瘤作用机制的探究
中文摘要
唑来膦酸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LBH589体外协同抗多发
性骨髓瘤作用机制的研究
摘 要
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性增殖性恶性血液病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100000,但随着人口
老龄化的增加,MM的发病率也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尽管近年来大剂量化
疗以及新药沙利度胺、雷那度胺及硼替佐米的应用在临床治疗中己取得
了较好的疗效,但多发性骨髓瘤仍然存在耐药及复发,因此还需要进一步
研发新的药物。唑来膦酸是第三代二磷酸盐药物,己在国内外应用于
MM骨病治疗及预防,有研究发现,唑来膦酸能够通过抑制骨髓瘤细胞
中焦磷酸法尼酯合成酶,进而阻止小G蛋白异戊烯化引而起骨髓瘤细胞
凋亡。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通过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皿AC)的活性,诱导靶细胞中组蛋白高度乙酰化,启动某些特异性
基因的表达,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LBH.589是氧肟酸盐类
HDACi,在实体瘤和血液系统肿瘤的临床前试验中均显示了抗肿瘤活
受体复合物最重要的部分,IL.6在MM细胞生长以及存活中扮演着重要
角色,下调CDl30的表达能够影响对MM细胞生长促进作用。本实验
探索了唑来膦酸联合LBH589对人骨髓瘤细胞株KM3细胞的协同抗肿
瘤作用及对表面标志CDl30的影响,为今后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临床
试验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证据。
方法:
l细胞培养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KM3细胞,用含10%灭活胎牛血
50mL/L
C02的培养箱中培养。实验时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台盼蓝染色
拒染率95%以上。
5、20nmol/L)的
0.5、1lanol/L)的唑来膦酸、不同浓度(5、10、1
中文摘要
KM3细胞增殖的影响。
3细胞凋亡检测不同浓度(O.01、O.05、0.1
gmol/L)唑来膦酸、
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
4细胞周期检测:.上述浓度的唑来膦酸、LBH589及两药联合处理
KM3细胞48h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
5
处理KM3细胞48h后,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表面标志检测。
结果:
1
nmol/L不同浓
O.1、O.5、llamol/L浓度的唑来膦酸单药,5、lO、15、20
联合处理24h、48
h、72h后,各组细胞抑制率不同程度增大,且随着药
物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抑制率逐渐增大,差异有显著性(尸
O.05)。将同一处理组不同时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O.05),同一时间不同浓度处理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
均呈剂量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唑来膦酸与LBH589各浓度两两联合用药
时的CI均小于0.9,表明两药对KM3细胞有协同抑制作用,协同作用最强
组为唑来膦酸0.1 5nmol/L。
lirnol/L联合LBH589
2流式细胞术检测KM3细胞凋亡:依据MTT结果调整唑来膦酸与
联合用药组均在GO/G1峰前出现了亚二倍体细胞峰,表明各组均出现了
凋亡,唑来膦酸联合LBH589与两药单独应用相比增加了KM3细胞凋
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O.05)。
3流式细胞术检测KM3细胞周期:KM3细胞经过上述不同浓度的唑
来膦酸、LBH589及两药联合作用48h后,(1)唑来膦酸单药组,随着唑
来膦酸作用浓度增加,S期细胞比例升高,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其中
中叉捅要
显,(3)联合用药组,随着两药作用浓度增加,G2/M期细胞比例降低,
5、10nmol/L两两联合组与对照
其中唑来膦酸O.05、O.19mol/L和LBH589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吸烟对高密度脂蛋白抗氧化功能的作用.pdf
- 咽喉反流对CO2激光术后喉功能和术后愈合影响的初步探讨.pdf
- 咽喉反流性疾病3例报道和文献综合述.pdf
- 咽喉反流对声门型喉癌中COX-2mRNA表达的作用.pdf
- 哮喘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及肺功能、哮喘控制测试间相关性研究.pdf
- 哮喘儿童CRHR1基因多态性及ICS疗效的相关性研究.pdf
- 哮喘儿童气道Th17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相关因子的研究.pdf
- 周围神经Wallerian变性对干细胞归巢迁移的动员作用和趋化性再生的潜在分子机制.pdf
- 哮喘儿童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及分布特征.pdf
- 哮喘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呼出气一氧化氮及肺功能影响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