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庐山植物园园林建设及回顾与展望
庐山植物园园林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植物园是植物学及其有关学科的实验研究基地。国外植物园诞生于文艺复兴之后,早在十六世纪,欧洲少数国家开始创建植物园,如意大利的比萨植物园建于1543年,巴图植物园建于1545年,是世界上成立最早而迄今还存在着的植物园。目前世界上各类性质的植物园,已超过1000个。我国的植物园起步较晚,它是随着近代植物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目前国内的植物园、树木园已达60余座,大多建于50年代至80年代,唯庐山植物园建于1934年8月20日,是我国建立最早的一座亚高山植物园,经过几代科技工作者和园林工人的共同努力,已成为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的植物园(见图)。值此建园55周年及建国40周年之际,总结一下建园的经验教训以及展望未来,十分有益。
一、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
庐山植物园位于北纬29°35′,东经115°59′,离牯岭约4公里,有公路可达,是庐山重要风景区之一。四周环山,山地起伏,溪流曲折,泉水潺潺不绝,构成了多种多样的地形。庐山的气候属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1.4℃,极端最高温度30℃,极端最低温度为-16.8℃,年平均降水量为1929.2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170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年霜期140.3天、冰冻期83天、雾日195.5天。由于鄱阳湖水气平入为侵,春夏云雾几终日笼罩,因之日照减少,日照率均34.8%,全年日照时数1334-1923小时(1979-1986年测值),造成亚高山植物生长的有利条件。
本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老一辈植物学家有鉴于植物学的发展以及西方科学发达的国家都有植物园的建立,希望在我国发展植物园事业。1933年冬,静生生物调查所胡先骕教授倡议与江西农业院合办植物园,于1934年在庐山勘定地址,推荐秦仁昌教授创办庐山植物园,经过辗转筹措于1934年8月20日成立了庐山植物园。由于秦仁昌教授的努力,短短四年内开辟数百余亩,搜集中外植物1800余种。设立草本植物分类区、水生植物区、石山植物区、茶园苗圃等,植物园初具规模。在抗战期间,科技人员撤离庐山,在云南丽江成立了工作站,而庐山植物园遭到破坏,摧毁殆尽,满目凄凉,非昔日之盛。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积极反共,挑起内战,工作难以开展,更谈不上建园。
1949年庐山解放了,庐山植物园获得了新生,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工作逐步地开展。1950年10月划归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现为植物研究所)管辖后,重新规划,清理园地,布置园景。自此以后,特别是1953年以后,建园工作进展迅速,主要建筑、道路系统以及各展览区相继建成。到1959年已基本建成具备美丽的外貌和科学内容相结合的植物园了。
二、园林布局与植物组合
庐山植物园以植物引种驯化为其中心任务,而引种驯化的成果又必须具体地体现在建园工作中,结合科学研究需要和植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有利于科学普及和参观展览,先后建立了下列展区。
(一)树木园:是整个园子的主要外貌,从树木种类上不难分出两种林相:本山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前者突出的是落叶阔叶林,其中夹杂有成片的黄山松林,月轮峰及团山一带的郁闭天然林蔚然可观;后者以引种的松柏林为主,冷杉、柳杉、云杉、落叶松、柏树、松树等组成行道树,形成两条林带,婉蜒伸入园中。中心区四周山地广泛造林。中心区四周的落叶阔叶林随着季相的变化,呈现一派色彩丰富的山地景观,春季玉兰花盛开,十分醒目。接着是纯黄的山苍子和腊瓣花、粉红色的庐山山樱花、山桃花开放,标志着春天来了。春夏之交杜鹃花盛开,特别是月轮峰山岭上的映山红染红了山头,十分壮观。到了仲夏(6月底7月初)绒缨般的山槐开放,万绿山中点点红花,耐人寻味。秋天红叶、黄叶季相,真是层林尽染,美不胜收。
(二)灌木区:1953年着手兴建,主要搜集庐山及其临近山区有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的野生灌木,按科属分群种植。于1987年经过疏伐与补种而今作为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展览区。
(三)松柏区:1953年在原有苗圃的基础上,经过移植、扩充而辟成松杉桧柏的专类展区。1978年又向老茶园扩大展区面积。现已种植11科40属240余种(含变种)松柏类植物,成为本园及国内研究松柏类植物的活标本园,充分显示了庐山植物园的一个特色。
(四)岩石园:1935-1936年开辟为石山植物区,后遭战争破坏。1953年重建为岩石园。根据地势依山叠石,模拟高山自然岩石植物景观,依据石势和不同位置种植高山植物,主要为多年生宿根、球根的观赏草本及阴生药用植物和蕨类植物及部分矮小灌木。布置精巧表现了植物与环境的统一,形成花中有石,石中有花,花石难分,使人有置身自然界之感。此种设计又可容纳众多的植物种类,加上溪涧迂回,曲径通幽,与我国古典园林中的假山石绝然不同,确能别树一帜,别有天地。这是我国兴建的第一个岩石园,在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中及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及设计.doc
- 带形基础内外墙T形接头搭接部分及体积.doc
- 帮助学生形成学习英语及持久动力.doc
- 常岚 0911001258541 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及价值与方式讨论提纲.doc
- 带好刚出生及小宝绝招.doc
- 常住人口登记表及填写.doc
- 常用修辞手法及特点.doc
- 常用修辞手法及特点及带有修辞手法及成语.doc
- 常用元器件好坏及判定方法及其特性(含元器件及图片).doc
- 常用传感器及工作原理及应用.doc
- 2025年智能快递驿站行业政策与市场机遇报告.docx
- 2025年校园安全防范中新能源电动巡逻车采购可行性分析.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智慧旅游区的应用前景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家居报告: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法律责任与用户隐私保护.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与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结合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远程医疗诊断中心在基层医疗机构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老年活动广场智能化升级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社区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市场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中的智能化改造路径.docx
- 2025年本土半导体材料产业链国产化战略布局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