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果胶酶高产选育课程论文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农学院
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论文(设计)
题 目: 果胶酶高产菌种选育研究进展
学 生: 王 鹤 松
学 号: B0704030
专业年级: 2007级生物技术(1)班 指导教师: 朱 稳
二o一o年六月二十五日
果胶酶高产菌种选育研究进展
王 鹤 松
(海南大学 海南儋州 571737 B0704030)
摘要:果胶酶是能协同分解果胶质的一组酶的总称,在生产,造纸,食品发酵等方面有广泛应用。本文对酸性果胶酶和碱性果胶酶生产菌种的特点分别进行了介绍,并从传统育种、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三个方面对果胶酶产生菌的高产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果胶酶;微生物;选育;影响因素
Development on the Breeding of Pectinase High-yielding Strains
Hesong Wang
( Hainan University, Danzhou, Hainan ,571737, B0704030 )
Abstract:For pectinase is coordinated with pectin can decompose the floorboard of a group of enzymes in production, papermaking, fermentation etc, food is widely used. Based on acid and alkaline pectic enzymes for pectinase strains of production were introduced, and from conventional breeding, mutation breeding and gene engineering to produce three aspects of bacteria for pectinase high-yielding breeding technology is reviewed.
Key words:pectinases;microbe;mutafacient;influencing factor
果胶酶(pectinases)是指能协同分解果胶质的一组酶的总称,是一种复合酶(由D-半乳糖醛酸以α-1,4糖苷键连接形成的直链状的聚合物)。它通常包括原果胶酶(PPas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裂解酶(PL)和果胶酯酶(PE)等4类。如果从生产、应用领域和最适用pH值环境来划分,果胶酶通常可以分为酸性果胶酶和碱性果胶酶。酸性果胶酶通常是指内聚半乳糖醛酸酶(endo-polygalacturonase,EC3.2.1.15)[1],因为大多数的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最适pH值为3.5~5.5。它是以水解作用方式无规则切断果胶酸分子的α-1,4糖苷键,主要应用于食品工业中果蔬汁和果酒的提取和澄清。碱性果胶酶一般多指聚半乳糖醛酸裂解酶(polygalacturonate lyase,EC4.2.2.1),它是以反式消去作用方式裂解果胶酸分子的α-1,4糖苷键[1],将复杂的果胶分解成小分子,如半乳糖醛酸。碱性果胶酶在碱性范围内具有较高活性,其主要应用于植物病毒的纯化、诱导植物抗病、纸浆漂白、棉织物处理、含果胶污水处理、咖啡和茶的发酵生产,以及榨油、木材防腐、洗涤剂和家禽饲料加工[2]等。并且,果胶酶在全世界食品酶的销售额中占25%[3]。因此,果胶酶的菌种选育尤为重要,通过对酸碱性果胶酶菌种的种群特点的深入研究,更有利于菌种进行选育,获得高产的优良菌株,并通过对影响微生物产果胶酶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更深层次为果胶酶的选育提供帮助。
1 产果胶酶的微生物种群及其特点
在微生物中,细菌、放线菌、酵母和霉菌都能代谢合成果胶酶,但主要以霉菌中的曲霉以及杆菌为主。由于真菌中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属于公认安全级,其代谢产物是安全的,因此目前市售的食品级果胶酶主要来源于黑曲霉,最适 pH 值一般在酸性范围[4]。目前国内外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果胶酶产生菌是细菌和霉菌,也有放线菌中的链霉菌属产生果胶酶的报道[3]。酵母菌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株系产生果胶酶,如:酿酒酵母(Saccharomy cesce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北京市十二中初三(上)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pdf VIP
-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各章节知识点归纳复习提纲.doc
- 海鲜市场项目可行性研究幻灯片.pptx VIP
- 微电网能量管理:技术、策略与发展路径探究.docx VIP
- 某污水处理工艺设备安装施工方案.docx VIP
- 理智与情感:爱情的心理文化之旅 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03.1 20CS03-1 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与安装(一).docx VIP
- 2025年公司组织架构图及各部门职能要求模板参考(架构图可编辑).pdf VIP
- 级配碎石施工技术课件.ppt VIP
- 神话传说故事与中国文化 智慧树 知到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