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教圣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蒙特梭利教圣经

蒙特梭利早教圣经 孩子的出生 出生仅仅改变了婴儿与母亲的位置,联系和交流并未改变,因此,母亲对孩子的照顾一定要亲力亲为,这样才顺应孩子的发展要求。 孩子的教育要从出生时开始,“教育”并非智力培养,而是心理发展。 创造积极环境 孩子出生后,每天阅读给他听,有助于其专注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经常抱孩子,容易养成依赖性,对其身心发展不利。 婴幼儿与周围人的情绪交往,对其长大后的情绪发展有深刻影响。 利用安抚的方法,缓和婴幼儿的冲动情绪。 强化好奇心、游戏、动作、语言的刺激。 通过游戏而非强灌交给孩子知识,培养实践能力。 让孩子多到室外感受大自然,有利于其成长。 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再生的过程: 心理胚胎期在0~3岁,这个阶段是婴幼儿从无意识转化为有意识,形成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能力的发展阶段,同时也是婴幼儿的需要、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生活将会影响他的一生。此时是给孩子硬灌的最佳时期:德智体美劳。 3~6岁,儿童的人格已经显现出来,且易受大人影响。 6岁左右开始换牙,12岁乳牙全部脱落,恒牙取而代之。 18岁以后,身体不在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变化。 童年的秘密 儿童的恐惧与自卑来自大人,不能利用孩子的恐惧感管教孩子,让孩子多接触、体验、理解周围环境,是帮助孩子脱离恐惧的最佳方法。 敏感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本能感觉,目的是获取自身成长需要的东西,完善心理塑造,敏感期具有时限性、阶段性和过渡性(一个阶段的结果影响下一个阶段的发挥) 孩子的培养原则是:多观察,适当引导。 儿童的成长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大人不应干预孩子缓慢、笨拙的行为,多余的帮助只会压制其成长。 儿童本能的第一展现是手的运动。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秩序感。 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 运动神经:踩钢丝、扣扣子、系带子、打蝴蝶结(视频)、泥塑 2岁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分水岭,此时的幼儿已经建立了特有的心理结构和语言表达机制, 2岁之后,孩子可以表达相对复杂的句子。 语言能力 多和宝宝交谈,描述周围事物,扩充宝宝句子 鼓励宝宝大胆说话 亲子阅读(儿歌、故事) 理解孩子的意图,有利于其语言能力的培养。 耐心等待 手工能力:让他按自我意愿创造,而非照猫画猫的复制。 注意力:从孩子最感兴趣的事情入手,让他自由发挥,大人不干涉。 想象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幼儿大脑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创造,大人应提供良好环境,多观察,少干涉。让孩子自由发挥,促进他发现事物之间联系的逻辑,增强思维能力。 意志力:是控制人行动(冲动和抑制)的力量。 冲动有危害,抑制过度更甚。 决定是选择的结果,选择的过程体现一个人的意志情况。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坚忍不拔的性格和勇于选择的勇气。 孩子意志力的培养,须避免纸上谈兵式的教育,应从兴趣入手,让孩子专心完成某件事情;让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多跟其他孩子玩游戏。 性格形成:儿童的性格是在3~6岁通过自我塑造形成的,性格的形成受生活环境影响,在此过程中,大人的作用就是顺其自然,适度引导,少干涉。 儿童性格缺陷不是先天使然,而是后天造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创造性活动。如果0~3岁形成的缺陷在3~6岁时无法更正,就会一直保留下去。所有的缺陷都会在智力和心理上留下痕迹。 孩子不爱学习是性格使然。 儿童到了6岁,大人才可以说教;6~12岁形成道德是非观,12~18岁接受成人世界。 如何爱护孩子 为孩子提供适宜生活的外在环境,让其自由发挥。 人的活动一旦具有智能性,就不易陷入疲劳。因此,应通过户外工作而非户外锻炼治疗病人的神经衰弱症。 儿童对于暗示十分敏感并乐于服从,因此,大人应谨言慎行。 大人不应将孩子是否适应大人生活环境当成判断孩子好坏的标准,否则,孩子的自然本性就被抹杀了。 尊重孩子是爱孩子的前提,不得说讽刺、挖苦的话,以免伤害孩子的幼小心灵。 帮孩子建立自信:不仅承认孩子的力,还要鼓励他自由发挥。 孩子说谎来自大人虚伪。找到孩子说谎的原因,对症下药,善意引导和教育。不要恶语相向,孩子也有沉默的权利。 4岁以下孩子,判断自身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是看大人的表情。 如何真正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的天性。环境起首要作用,父母或教师起辅助作用,大人应放下自身权威。 维护儿童自尊,儿童的尊严感十分强烈,他们很易受到伤害而变得压抑。 不要强制孩子,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 怎样带好孩子 让孩子快乐成长: 孩子的快乐来自于父母 多赞美孩子 训练孩子的幽默感(3成先天、7成后天) 了解自己、了解孩子,注重亲情交流 学会智慧沟通:多发挥表情和肢体语言的教育作用, 口头语言只占7%。 珍惜共餐时间 大人吃饭时孩子要坐在餐桌旁,晚上要大人陪睡觉、早上叫大人起床,都是爱大人的表现,大人不应拒绝。 自由是教育的基础,要注意孩子的精神自由,自然的创造力比我们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