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例1产业集群一定利于创新_
2011年4月 中 国 工 业 经 济 Apr, 2011
第 期(总 期) China Industrial Economy No.4
【工商管理】
产业集群一定利于创新吗?基于知识创造力角度的理解
鞠芳辉,谢子远,谢敏
(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宁波 315100)
[摘要]本文基于知识交换是集群知识创造能力的核心点这一观点,系统分析了产业集群内知识交换的前因、使能和效率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集群知识创造能力的生成机制的框架,认为集群并不必然导致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而分析了集群知识创造失败的几种类型,结合我国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实际,认为集群产品知识宽度过窄、过度模块化、缺乏基于通用核心技术的关联产业、缺少合作导向的领导企业及相应的制度化规则,以及由此引发的同质化竞争与合作的限制效应等,是抑制我国制造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瓶颈。
[关键词] 产业集群;创新;知识交换;知识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研究背景
产业集群是创新的很多著名经济学者马歇尔波特都肯定了产业集群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但有些研究则带来了对这一问题认识的不确定性熊彼特(199)指出,创新往往是带有破坏性的,创新可能破坏旧有的社会结构,因此其传播实施往往会面临极大的阻力和风险。从这一认识得出的推论是: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可能为阻碍创新提供便利。有些实证研究也发现产业集群不一定能够促进创新。Beaudry和Breschi(200)对比分析了23872家英国企业和37724家意大利企业在1988-1998年的技术创新产出数据,发现意大利传统产业集群区域内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区域内相关企业的集聚密度呈现负相关国内也有一些证据似乎表明,我国产业集群处于低级阶段,企业同质化严重,且在形成机制上存在一定缺陷,因而难以承担起促进创新的重任。魏后凯(2006)认为我国产业集群由于存在内部创新和合作意识淡薄、自主创新投入不足、受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影响严重、缺乏良好的创新环境等问题,其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收稿日期] 2011-3-
[作者简介] 鞠芳辉(1969-),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管理学博士,浙江万里学院教授; 谢子远(1973-),山东泰安人,管理学博士,浙江万里学院副教授;谢敏(1979-), 浙江台州人,经济学硕士,浙江万里学院讲师。
业之间的低成本模仿提供了便利,降低了技术创新原创企业的创新收益,从而降低了技术创新激励。陈畴镛(2010)则以浙江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企业同质化现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同质性在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过程中所产生的阻滞作用。综合以上研究发现,产业集群能否,在理论上还存在争议(Lorenzen Maskell, 2004),集群存在的本质原因是通过提升个体企业的知识创造能力,来创造集群以及个体企业的竞争优势。这一理论首先把关注的重点放在集群内企业间知识交换,并以此来解释集群对高级知识创造过程的影响,认为地理的邻近不仅提升集群企业之间互动的频率,而且通过促进企业成员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以及促进企业间信任与合作的制度化规则,提升知识交换的效率。从基于知识的集群理论的角度看,不同集群内的企业间知识交换的频率、特征、效率有很大差别,而企业间知识交换在提升集群知识创造能力中具有核心作用。由此可以得出推论:与企业间知识交换相关的不同类型集群特征的差别,是导致不同集群创新绩效差别的主要根源。本文从这一观点出发,通过探寻企业间知识交换与集群知识创造能力之间的理论联结,发现集群提升知识创造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从而为产业集群究竟是否利于创新及其前提条件提供新的理解。
二、集群知识创造力的核心点:知识交换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集群知识创造能力是表征集群创新能力的重要核心指标。按着Nonaka (1994)的观点,集群企业通过对其所持有的知识的增强(amplifying)过程来创造新知识。这一增强过程表现为一个包含四个阶段的静默知识与外显知识相互转换的知识螺旋。
第一阶段:知识的社会化过程(socialization),是一个静默知识—静默知识的转换过程(tacit-to-tacit)。企业成员通过观察、模仿以及干中练(practice-by-doing),消化吸收各自的静默知识。由此,社会化过程是通过密集的个体互动得以实现的,是来自不同个体的静默知识的结合;第二阶段:知识的外部化过程(externalization),是通过对话和隐喻(dialogue and metaphor)使得组合性的静默知识向外显(explic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霸王茶姬- 以东方茶会世界友品牌简介手册-65P.pptx VIP
- 焊点标准(DIP部分).pdf
- 大职赛生涯闯关参考答案.docx VIP
- 宁夏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3.pdf
- eo体系内审检查表.doc
- 桉木P-RC+APMP化机浆废水的污染特征与生物处理的研究.pdf VIP
- 《基于项目式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
- Unit4Funwithnumbers.(课件)-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场景技术规范.pdf VIP
- 大学本科优质生源基地建设管理办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