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博物馆讲解大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然博物馆讲解大纲

第一篇 馆史 总览: 重庆自然博物馆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迄今已有75年不间断的历史,在我国现代科技发展史、博物馆发展史上曾占有重要一席。该馆的前身为1930年卢作孚先生创办的“中国西部科学院”,以及1943年由十余家全国性学术机构联合组建的“中国西部博物馆”。中国西部科学院是我国第一所民办科学院,是卢作孚致力于国家现代化目标,将“科学救国”与“实业救国”思想相结合,积极探索救国、强国之路的光辉典范。以“从事于科学之探讨,开发宝藏,富裕民生,辅助中国西部经济文化事业之发展”为宗旨,在西部早期开发建设中扮演了“排头兵”角色,为民国时期的经济建设和科学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一大批重要的学术机关也向大后方迁移。中国西部科学院及其所在地北碚,接受了许多著名学术机构和一流的科技人才的转移安置,一度成为中国科学界的“诺亚方舟”和“战时学术研究中心”。1943年中国西部科学院联络内迁北碚的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等十余家科研机构又在文星湾创建了中国西部博物馆。卢作孚借让中国西部科学院“惠宇”大楼作为博物馆的陈列主楼,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等则在“惠宇”附近另行建筑。以“从事科学教育之推广及专门学科之研究”为宗旨的中国西部博物馆,设地理、地质、工矿、生物、农林、医药卫生6个分馆,是中国人自己建立的、综合了最多学科的第一家自然科学博物馆。1950年中国西部科学院和中国西部博物馆由西南文教部接管。1952年改为西南人民科学馆。1953年并入西南博物院,更名为西南博物院自然博物馆。1955年西南博物院改组为重庆市博物馆。198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在重庆市博物馆增挂 “四川省重庆自然博物馆”牌子。1991年重庆自然博物馆独立建制。?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重庆自然博物馆正乘着“科教兴国”、“科教兴渝”的东风,抓住新馆建设的重大机遇,重铸历史辉煌、开创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崭新局面。 中国西部科学院中国西部博物馆???? 1943年,“鉴于科学教育之急待普及,学术研究尤待发扬”,西部科学院发扬联合、协作的团队精神,联络内迁北碚的十余家全国性学术机关,共同组建了中国西部博物馆。推举翁文灏、卢作孚等13人组成理事会,主持经营。1945年7月召开第一次理事会,聘请李春昱、王家楫等各学科专家26人组成设计委员会,负责规划本馆教育与研究工作,并聘李乐元为馆长,主持馆务。诞生于抗战时期的西部博物馆(始称“中国西部科学博物馆”)是整个民国时期建成的综合了最多学科的自然科学博物馆。由于缺乏建馆经费,卢作孚又慷慨借予西部科学院的主楼(“惠宇”),给西部博物馆作陈列大楼。陈列分工矿、农林、生物、地质、医药卫生及地理(原称气象地理)六馆。当时的陈列展览就使用了一些声、光、电技术,备受民众欢迎。在这所陈列大楼内至今还保存着前辈科学家为期盼抗战胜利,精心制作的“中国地形浮雕”,大楼前则矗立着他们为庆祝抗战胜利而立的“地磁测点碑”。两个物件如今已成文物,是老一辈科学家举爱国主义旗帜的象征。 展品有我国第一件地形浮雕——“中国地形浮雕”(黄汲清博士指导、中央地质调查所设计、中国西部博物馆1945年制作完成)、 我国第一具中国人发掘、研究、装架的恐龙——“许氏禄丰龙”、 中国人主持发掘的第一个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模型——“北京种”模型等。并将动物陈列作自然环境布置,如“中华白熊自然环境”(白熊,即大熊猫),开国内博物馆标本布置的新记录。为普及科学知识,1946年10月,按月编辑《博物》壁报一种,张贴北碚市场。1947年8月,编制全馆照片一览《中国西部博物馆一览》,参加南京全国教育会,并在上海、北平展览。中国西部博物馆的宗旨为推广科学教育,提倡专门科学研究,是中国人自己创立的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在该馆(院)工作过的科学家中有不少以后成为新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领军人物,为祖国科技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有近50位国内著名科学家在中国西部科学院工作和参与了中国西部博物馆的筹建并工作过,其中已明确有14位继后陆续成为新中国的院士(学部委员)脊椎动物陈列《脊椎动物陈列》以生物进化为线索,介绍了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兽类的相关知识,以及我国西部的珍稀动物,如中华鲟、大熊猫、金丝猴、牛羚、小熊猫、雪豹、毛冠鹿、绿尾虹雉等多种动物。运用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配合实物、模型等各种辅助展品以及逼真的动物生态景观,展示大量动物标本,突出西部区域特色。通过展示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长江中上游流域丰富、多样、特殊、重要的野生动物资源,普及动物科学知识,提高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性。 地形浮雕: 它是60年前我国的爱国科学家雕塑的,地形浮雕图上准确地标明了我国的地理位置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地形呈三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