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树木栽植土壤改良问题
论树木栽植土壤改良问题
摘 要:关键词: ;;1 前言
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在治理土壤污染这一问题上,我国已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内容涵盖了农业环境保护、防治土地污染等方面,应该说这些法律政策对改善我国的土壤污染状况是发挥了一定作用的。但是,也必须看到《环境保护法》、《农业法》、《土地管理法》等现行法律法规提供的只是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零散规定,我国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并没有制定专门性的单行法律。因此,可以说我国在土壤污染防治上的法律是缺乏系统性与可操作性的,甚至可以说这方面的立法基本上是一片空白。g/cm3,孔隙度增加达1.9 %,土壤pH值降幅一般在0.1~0.6[11-13,15]。而且, 从绿肥种植和翻压后土壤颜色深黑、土壤疏松等外观形状也可看出绿肥翻压对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情况。绿肥翻压入土腐解,能提供土壤多种有效养分,能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绿肥翻压入土后,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腐殖质的含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在果园种植绿肥还田实验结果中, 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0.08%~0.1%、1.2%~10.7%、2.6 %~31.9 %、8.5%~24.7%、2.1%~10.5%, 而且, 可使土壤微生物体碳大量增加, 促进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数量大量增加, 使得土壤活性增强[11-14]。此外, 有试验结果表明: 绿肥DOM能够明显地抑制Cu的沉淀, 在pH6~10范围内效果明显, 其Cu的沉淀率降低了43.6%(Cu + GM)[15]
2.2.1.2绿肥覆盖对耕层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
绿肥作物茎叶茂盛, 能很好地覆盖地面, 缓和暴风雨对土壤的直接侵蚀, 增加天然降雨的土壤入渗率, 降低地表径流, 减少水、土、肥的流失。科学家在巴西的研究表明:农田作物秸秆残留覆盖程度是影响天然降雨土壤入渗率的最大因素[16]。在台湾青枣园套种热研2号柱花草、圆叶决明、银叶山蚂蝗等绿肥作物, 土壤板结率(%)大大降低[17]。绿肥覆盖能调节作物群体的温度和平稳地温: 寒冷季节可提高作物冠下气温0.2~0.5℃, 提高叶温0.2~1.0℃, 提高地表温度2~3℃, 提高根标土温1~2℃;在炎热季节可降低冠下气温0.5~0.8℃, 降低叶温0.4~1.7℃, 降低冠下地表温度最高达8.5℃,降低根标土温4.0℃[18]。绿肥覆盖也可以提高土壤中可利用的养分, 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 显著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如豆料绿肥作物, 不仅本身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 而且对土壤难溶性磷酸盐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同时能提高土壤中含磷量。有些绿肥如苜蓿, 光叶紫花苕等, 他们的根入土很
深, 长达2.5~3.78 m[19]。这些绿肥作物通过发达的根系吸收深层土壤中的养分, 使土壤耕层的养分丰富。另外, 绿肥作物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由于胶结合团聚的作用, 从而合成一定数量的腐殖质, 对改良土壤质地有一定的作用。此外, 绿肥覆盖能减少土壤中过高的含水量, 促进作物根系的生长和吸收养分, 还可延长光合作用时间,提高光合速率[20]。
2.2.2绿肥对土壤养分库的调节机理
2.2.2.1绿肥对土壤氮库的调节
土壤中氮的形态主要分为无机氮和有机氮2大类,无机氮主要为铵态氮和硝态氮, 在土壤中的含量较少,一般只占全氮的1%~2 %, 土壤中的氮主要以有机态存在。根据 Bremner等研究资料, 土壤有机氮的组成可分为:胺态氮、氨基氮(包括氨基酸态氮和氨基糖态氮)、
根分泌物、多肽、土壤微生物体氮以及非水解残渣氮[21]。绿肥在土壤中对土壤氮的矿化大多有明显的净残留, 因此, 有助于土壤全氮量的提高。这已为国内外许多长期试验所证实。劳秀荣等的研究表明, 秸秆还田有利于土壤碱解氮的增加, 在化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 土壤中碱解氮含量逐渐增加, 两者间呈正相关[22]。孙聪姝等研究发现, 在培肥阶段, 秸秆对提高土壤碱解氮的作用不如化肥, 但进入耗竭阶段后, 对土壤碱解氮的影响大于化肥, 说明了秸秆分解时被土壤微生物吸收利用的一部分氮在过了一段时间后被释放出来, 再加上秸秆中的氮也逐渐分解释放, 因此施用秸秆可提高耗竭阶段土壤碱解氮含量[23]。林葆等则认为长期施肥条件下, 土壤碱解氮不能反映出不同施肥处理和年度间的变化[24]。Khan则认为, 施用绿肥可明显提高土壤氨基糖态氮的相对含量[25]。Camppell 的研究结果也支持Khan的观点, 但他同时认为, 长期施用绿肥等有机肥还可以明显提高氨基酸态氮的相对含量, 而未知态氮的相对含量则有所下降[26]。李世清等研究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