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距骨颈骨折内固定方法的有限元探析
·中文论著摘要·
距骨颈骨折内固定方法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
1、依据1名J下常男性志愿者踝关节中立位下螺旋CT扫描的右侧踝关节面
上10cm以下的足踝部影像学资料,探讨利用Mimics、ANSYSWorkbench等软件
构建出解剖结构精细的正常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并对其有效性进行验
证,使其能反映正常足踝部的力学特性。
2、根据所构建的正常足踝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人体静态中立位单足站
立负重状态、踝关节受到内旋力,探讨距骨及周围韧带在此活动方式中的生物力
学反应,为研究距骨颈骨折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其结果的有效性进
行验证。
3、根据所构建的正常足踝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建立距骨颈骨折的模型,
并在距骨颈骨折模型基础上分别建立前后位和后前位螺钉固定模型,探讨不同固
定方法在模拟人体中立位单足站立距骨的应力、位移分布,为距骨颈骨折的治疗
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l、数字化足踝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与验证:采用中国医科大学影像中心
的Brilliance
胫腓骨远端向下扫描至足底,扫描时右足保持中立位,以DICOM格式输入个人
计算机的Mimicsl0.01软件,经自动或手动阈值分割后三维重建出完整足踝部的5
骼导入Geomagic 13.0的
10.0,生成几何体及软骨后,与韧带一起导入Ansys
Workbench模块中重建装配体。建立的模型包含胫骨、腓骨、距骨、跟骨、舟骨
及其关节软骨和18条韧带。参照Anderson等方法,通过模拟人体单足站立状态
下的力学传递,对模型胫骨下端的上截面施加600N垂直压缩载荷,固定跟骨,
约束距骨、胫骨在Y方向的运动,约束舟骨在Y、Z方向的运动。测量踝关节胫
骨下关节面的最大接触压力、接触面积,并将结果与前者进行对照。
人体单足站立状态下踝关节受到内旋力,对胫骨下端的上截面施加67N垂直压缩
载荷及2.7N/m的内旋载荷,固定跟骨,约束舟骨在Y、Z方向的运动。测量距骨
的位移、应力分布及周围韧带的抗阻力。
3、距骨颈骨折的有限元分析:将距骨导入Solidwork2007中,沿距骨沟对距
骨在冠状面进行分割;同时在Solidwork
10.0中调整螺钉位置,模拟不同的固定方法,将分割体、螺钉导入Workbench中,
重建装配体。参照Anderson等方法,通过模拟人体单足站立状态下的力学传递,
对模型胫骨下端的上截面施加600N垂直载荷,固定跟骨,约束距骨、胫骨在Y
方向的运动,约束舟骨在Y、Z方向的运动,测量采用不同方法固定距骨骨折时
距骨的位移及最大应力,并与完整距骨的结果相比较及相互『白J比较。
结果
l、本研究所构建的足踝部三维有限元模型在中立位施加600N垂直压缩载荷,
接触应力主要分布于胫骨下关节面的前、外侧,最大应力处于2.49MPa一3.74MPa
之间,在分稚区域和分布趋势、数值大小上基本上与Anderson等的实验结果一致,
初步证明本模型是有效的。
2、本研究所构建的足踝部三维有限元模型在中立位施加67N垂直压缩载荷
及2.7N/m的内旋载荷,距骨的最大位移在其外侧,最大值为0.39ram:最大应力
在距骨颈,最大应力值为3.75Mpa;四条踩关节周围主要韧带抗阻力对比:下胫
腓骨联合前韧带跟腓韧带胫跟韧带胫舟韧带。
3、对不同方法内固定距骨骨折的研究发现:距骨骨折后,距骨的位移减少,
其中X轴的位移减少,Y、Z轴的位移增加;距骨的最大应力大幅度增加,最大
应力主要位于螺钉周围。不同固定方法『白J的比较结果为:(1)距骨的位移及X轴
2
P-EP·IA-lo
结论
出了解剖结构精细的J下常人体足踝部三维有限元模型,相对客观地反映了足踝部
的基本解剖结构和力学特性,模型经验证有效,并可在模型上模拟足踝部不同受
力方式进行力学分析。
2、距骨颈骨折的发生机制是距骨颈应力集中以及自身的薄弱性。
3、距骨颈骨折不同方法螺钉内固定模型结果分析显示:螺钉固定距骨颈骨折
时,后前位好于前后位;双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趋化因子CCL20和其受体CCR6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pdf
- 质子磁共振波谱在急性期脑梗死中的运用.pdf
- 起搏器系统更换以及重置的临床探析.pdf
- 趋化因子CXCL12和受体CXCR4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pdf
- 趋化因子MCP-1、MIP-1α、MIP-1β在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中作用的探究.pdf
- 趋化因子CXCL12CXCR4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和意义.pdf
- 趋化因子CXCL5启动子区-156GC基因多态性及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pdf
- 趋化因子MCP-1和IL-8在胃癌患者外周血表达的研究.pdf
- 趋化因子CXCL16基因A181V多态性及TOAST分型的相关性研究.pdf
- 豚鼠实验性近视眼巩膜成纤维细胞的力学特性变化及其与色素上皮细胞及部分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pdf
- 踝前联合胫前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pdf
- 踝臂指数(ABI)及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pdf
- 踝关节脱位法治疗非下胫腓分离的包含复杂后踝骨折的脱位型三踝骨折的临床探究.pdf
- 踝关节及周围韧带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分析.pdf
- 躯体形式症状查量表中文版的修订.pdf
- 转入VEGF基因的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对AD模型小鼠治疗的实验探究.pdf
- 转化生长因子β1和丁酸钠对大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pdf
- 转化生长因子β1和其Ⅰ型、Ⅱ型受体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pdf
-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及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研究.pdf
- 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亚型ALK-1、ALK-2、SLK-3、ALK-5在急性肺损伤中的表达.pdf
最近下载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小升初数学试卷.doc VIP
- LAM4400干法刻蚀设备与工艺及参数优化设计论文.docx
- 2025年中考数学 (陕西卷)真题详细解读及评析.docx
- 厂长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某大型国企)2025年.pdf VIP
- 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词汇表单词英译汉默写.pdf VIP
- 2025年湖南省自然资源工程专业职称考试(国土空间规划-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中国当代文学史课件.ppt VIP
- 武汉理工大学教室使用管理规定武汉理工大学教务处.doc VIP
- 职业培训学校安全管理制度(3).docx VIP
- 武汉理工大学教室使用申请表.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