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开发西北国土开发的历史经验.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点线开发西北国土开发的历史经验.pdf

1.新疆绿洲开发 田牧兼营的优良传统,人工林网对维护生态稳定性的重大作 新疆细石器文化遗址多在绿洲地区。汉代西域48国实 用”J。该绿洲面积、人口不断扩大,前汉灌溉面积约50万 即48片绿洲。汉代建立的屯垦制度促进了绿洲的稳定,唐 亩、人口约lo万余,盛唐灌溉面积近100万亩、人口lO万 代屯垦促进南疆绿洲及其城镇的发展,清代屯垦高潮则使北 余,清初灌溉面积210余万亩,人口130余万,当今灌溉面积 疆绿洲大扩展,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在吐鲁番、哈密等地得 已达600万亩,人口340余万”…。 到推广,大片天然绿洲演变为人工绿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西北干旱区的大小城市一般都是绿洲中心城市。绿洲 立后,人工绿洲开发更为迅猛。有些绿洲居民在平原经营绿 面积仅占西北干旱区的4%,却养育了干旱区90%以上的人 洲农业,同时又在上游山区保留游牧生产方式,形成空间上 口,集中了98%以上的城镇。目前,不少绿洲正在由农业绿 互补的农牧结合。 洲变成以城市人口为主的绿洲,并向以节水型林草生态体系 一般认为,天山以北绿洲的演变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 为屏障、节水高效型绿色大农业为基础、草产业——舍饲牧 段(两汉到清初)以牧为主,第二阶段(清初至民国)半农半 业——畜产品加工业为主体、现代化节水型城镇为中心的新 牧,第三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农为主;而南疆塔 型生态绿洲转变。绿洲不仅孕育了古丝路的辉煌,更是现代 里木盆地农业绿洲演变也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魏晋以 亚欧大陆桥的基石、西北大开发的主要阵地和干旱区可持续 前)以人就水,第二阶段(魏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 发展的依托”“。 以水就人。第三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水就地。 三面上开发的失误或失败经验 目前新疆绿洲面积达14万余平方公里,占其总面积的 89%,而绿洲人口则占总人口的绝大部分(绿洲以外的山区 1.黄土高原的过度垦殖与水土流失加剧 人口不足总人口3%),其中城镇人口多于农村人口。总的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曾为创造中华文明 来看,新疆绿洲开发是成功的,但由于战争、自然灾害、水系 作出突出贡献,但近代却沦为经济贫穷、环境恶化之区,究其 变迁、人口变化、上下游用水矛盾、超采地下水、政策失误等 原因,除自然环境变化等因素外,与人们开发不当有关。 因素,某些绿洲也发生了废弃、萎缩、迁移、退化等诸多问题, 汉代时,这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由于人口增加,政府 著名的楼兰、高昌、交河等古国早已沦为废墟”儿“。 只好“弛山泽之禁”(《史记·货殖列传》),开始了对生态环 2.河西走廊绿洲开发 境的破坏,泾水支流马连河被称为泥河。唐代人口续增,农 甘肃河西走廊是古代中原与西域之问的最短通道,历史 耕扩展,水土流失加剧,“黄河”之名被普遍使用,表明河水 上该地绿洲开发与丝绸之路是紧密相连、互为因果的。这些 含沙量增加,下游河患增多。明代中后期至清代人口激增, 绿洲以丝绸之路串联,所谓“通一线于广漠”包括武威、张掖 陡坡地也被开垦,自然植被多被破坏,呈现荒凉的千沟万壑 一酒泉、安西一敦煌等三大绿洲和其他诸多小绿洲,它们的 之景象““。 盛衰与其水源(即石羊河、黑河、疏勒河等水系)直接相关。 以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为例,宋、金时期人口较大规模 这些绿洲的存在,对于维护中西间战略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 增长,加之战争及大建堡寨,促使坡地开始大面积被垦殖,森 意义。 林遭受破坏。明末清初,军牧和藩王牧地分封制废除,浅山 以武威绿洲为例,汉代以前为低位绿洲阶段,游牧民族 缓坡草场均被开为农田,六盘山地区的原始林急剧减少。清 “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常居耕田之业”;西汉为中位扇缘绿洲 代后期,同民被强迫迁人丘陵山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