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融海啸触发“国家破产潮”
金融海嘯觸發“國家破產潮”
“國家破產”危機席捲全球
世紀金融海嘯愈演愈烈,10月6日起全球股市經歷“黑色一周”,市值單周蒸發逾6萬億美元,至少迫使7個國家暫停股市交易,甚至引發一些國家陷入“國家破產”危機。
2008年10月6日,冰島總理哈爾德發表緊急電視講話:“同胞們,這是一個真真正正的危險。在最糟的情況下,冰島的國民經濟將和銀行一同捲進漩渦,結果是國家的破產。”
10月9日,標準普爾將巴基斯坦債券信用等級調降為CCC+的“垃圾”級別,僅高於破產評級,加之巴基斯坦將有30億美元的外債到期,巴基斯坦同樣處於“國家破產”邊緣。有媒體稱,巴基斯坦或許最先倒下。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遭受重創的韓國,近來形勢急轉直下。次按危機引發歐美金融機構為解救母國總部燃眉之急,大舉拋售亞洲資產,金融高度開放的韓國成了外資拋售套現對象,僅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就累計套現499億美元。與此同時,韓國外債規模急劇攀升,2008年已高達1,800億美元,有傳媒稱韓國或淪為“亞洲的冰島”。10月19日,韓國推出1,300億美元的一攪子金融救援計劃,其中約1,000億美元為銀行逾2,000億美元外幣負債提供擔保,並向中小出口企業提供300億美元紓緩資金壓力。
10月14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卞恩宣佈,繼冰島之後,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羅的海三國金融體系很快就會遭受與冰島類似的危機。此外,匈牙利、鳥克蘭、哈薩哈斯坦,以及歷史上多次遭遇債務危機的墨西哥、阿根廷等拉美國家,亦面臨著越來大的“國家破產”危機。
金融海嘯,似乎正引起一波“國家破產潮”。
冰島的“童話世界”
冰島是一個北極圈附近的北歐小國,冰雪環繞的溫泉、美麗乾淨的城市、世界第四的人均GDP、高工資高福利、遠離歐洲大陸的喧囂與是非,多年來,冰島是許多人心目中的童話世界,曾多次躋身世界最幸福國家之列。然而,就是這個詩一般的夢幻童話世界,在美國次按危機引發的環球金融海嘯下,最先遭受重創,從世界之顛垂直下墜至“國家破產”邊緣,許多人錯愕不已。
為何是冰島這一“世外桃源”最先在金融海嘯中出事?事情還得從頭說起。長期以來,海洋漁業是冰島經濟的支柱產業,2002年的捕漁量為213.33萬噸,產值約佔GDP的12.4%。不過,近幾年捕漁量不斷下降,2004年降至172萬噸。冰島人明白,僅靠傳統的捕漁業難以一夜致富,於是他們便大力發展現代金融業。
到2005年,冰島金融業GDP的貢獻已與漁業相當。隨著冰島傳統漁業的衰落,以及現代金融業的快速發展,冰島金融業逐漸成為冰島經濟的支柱產業。為了推動現代金額業的發展,一方面,冰島通過高利率和高度開放的自由金融環境,吸引海外投資,另一方面,冰島的銀行亦效仿國際投資大行,在國際資金市場大量借入低利息的短債、投資於各類高風險高收益的長期資產。截至2008年6月30日,冰島三大銀行的資產規模總計達到14.4萬億克朗,而冰島2007年的GDP僅為1.3萬億克朗,金融業的發展逐漸脫離實體經濟本身。
大量的外資進入,一方面推高了工資水平、通脹水平和居民借貸消費的比例,另一方面造成了冰島克朗的升值。為了抑制外來投資引發的通貨膨脹,並為冰島克朗提供支持,冰島中央銀行不斷調升利率,而高利率政策進一步吸引了國際嗜血的投機者不斷搬錢套利,由此形成了脫離實體經濟的惡性循環。在國際金融局勢大致平穩的環境下,冰島的這一模式儼然塑造了現代金融體系中的“童話世界”:似乎從零起步的冰島現化金融業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
“童話”變“夢魘”
美國次按危機爆發、尤其是雷曼破產引發的全球信貸恐慌和貨幣市場混亂後,一方面,歐美主要金融機構紛紛從海外套現、解救母國燃眉之急,造成外資迅速撤離冰島金融體系,另一方面,全球信貸恐慌引發的拆息高企和借貸困難,令高度依賴於國際貨幣市場的冰島金融業霎時“斷炊”,陷入信貸困難。外資的撤離,在令冰島陷入貨幣緊縮的同時,亦對冰島克朗形成了巨大的壓力,而克朗貶值進一步加速了短期資金的外流,由此形成惡性循環。2008年以來,冰島克朗對美元貶值已接近五成。
10月6日,冰島的金融系統陷入失控:冰島克朗對歐元匯率大幅下滑逾25%,股市暫停交易,國際信貸評級機構把冰島的信貸級別從A-降為BBB。10月7日,冰島緊急宣佈改革匯率體制、接管國內大型銀行以及從俄羅斯尋求40億歐元貸款。繼國內第三大銀行Glitnir收歸國有後,冰島政府10月7日宣佈接手第三大銀行Landsbanki,9日宣佈接管最大的銀行Kaupthing,自此冰島國內前三大銀行全部國有化。
目前,冰島四大銀行(包括一家投資銀行)所欠外債超過1,000億歐元,以32萬人口計,人均超過31.25萬歐元或286萬人民幣,且冰島克朗尚存在貶值壓力,冰島人的負擔可想而知。
“國家破產”意味著什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