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超临界发电技术我国火力发电发展的选择.docVIP

超超临界发电技术我国火力发电发展的选择.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超临界发电技术我国火力发电发展的选择

超超临界发电技术:我国火力发电发展的选择郑善合,徐鸿 华北电力大学 Ultra-Supercritical Technology: the Electric Power Development Choice ZHENG Shan-he, XU Hong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摘 要: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以煤为主的格局,发电效率高、污染排放小是我国火力发电发展的主要方向。从环境需求、技术支持分析了我国发展洁净煤发电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超超临(USC)发电技术是火力发电发展的最佳选择,是我国未来20-30 电力工业装机主要技术。分析了超超临界技术的优点及新型耐高温金属材料的性能,超超临界技术的自主研发,超超临界机组的建设,对我国电力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火电厂;超超临界技术;洁净煤技术;热效率;耐高温材料 ABSRACT: Our energy source structure decid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rmal power generator unitswith the virtues of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emission was the main direction. It is necessary and feasible todevelop clear coal techniqu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nvironment and technology. The ultra-supercritical(USC) technology was the preferential choice for China to develop thermal generator. The USC technology superior and typical heat-resistant steel properties commonly used were discussed.Self-research of USCT will be to promote the electric power development greatly. KEYWORDS: fossil power plant; ultra-supercritical technology; clear coal technique; thermal efficiency;heat-resistant material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世界能源需求量持续增大,环境污染加重和环保压力加大,世界能源消费向清洁化、高效化发展[1,2]。目前我国电力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装机中高效、清洁的火电机组比例偏低,常规小火电机组比例过大,单机容量偏小,125MW 以下机组占总装机容量的33.9%,100MW 以下机组占26.4%,50MW 以下机组占17.1%,这些机组不仅降低了经济效益,同时也增加了污染物排放量。2004 年,全国发电装机达到440700 兆瓦,其中,水电约占总容量24.57%,火电约占总容量73.72%,核电达到约占总容量的1.59%,火电机组中30 万千瓦及以上机组394 台,占火电装机容量的43.76%,超临界机组只占4.19%[3],据统计,燃煤发电产生的灰渣约占全国灰渣的70%,烟尘排放占工业排放的33%,二氧化硫排放占工业排放的56%。我国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的格局在很长时期内不会改变,能源供应将维持以煤为主,我国将面临严峻的经济与资源、环境与发展的挑战,急需一种相对燃煤污染排放小、发电效率高的洁净煤发电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1 超临界机组的发展 一般将主蒸汽压力大于27MPa、温度大于580的机组称为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内工质的压力,锅炉内的工质都是水,水的临界压力是:22.115MPA 347.15^C 在这个压力和温度时,水和蒸汽的密度是相同的,就叫水的临界点,炉内工质压力大于这个压力就是超临界锅炉,低于这个压力就叫亚临界锅炉.,国外超超临界技术[4,5]从上世纪50 年代就开始了。美国于1957 年投运的第一台125MW 超临界机组的参数为31MPa/621/566℃/560℃,1958 年投运的325MW 机组的参数为34.4MPa/649/566℃/566℃,由于蒸汽参数过高,当时的金属材料性能达不到要求,运行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只能降低参数运行,以后美国的超临界机组多采用24.1MPa,主蒸汽温度为538。到80 年代初,美国超临界机组达170余台,占燃煤机组的70%以上,其中单机容量大于500MW 机组占的总装机的70%以上,最大单机容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