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5月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M口V.2012
第35卷/第3期/ Jc幔JRNALOFHEBElNoRMALUNIVERSITY/PhiIosophy扪dSoc{aIscienc嚣Edition/ VOI.35No.3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慈善文化问题研究
李朝阳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律300387)
摘要:发展慈善文化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促进教育
事生发展。当前,我国慈善事业恢复时问不长,尚未建构起中国特色的慈善文化体系。加上受尊重劳动观念
的影响等因素阻碍着慈善文化的发展。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背景下发展慈善文化。必须建构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慈善文化,加强法治,多种力量各负其贲、合力推进蕙善文化的宣传教育.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慈善文化;中国特色
中圈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一5s87(2012)03·000S-06
慈善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它包 容的人际关系。帆叼其中,“友善”、“扶贫济困”、。扶弱
含由外及里的三层,即载体层、法律制度层与观念 助残”等都包含着慈善文化的内容.归结起来,发展
层。狭义的慈善文化仅指观念层,也就是人们关于 慈善文化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主要有四点。
慈善的价值判断、思维方式、道德要求等,是慈善事 (一)发展慈善文化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
业的精神动力。本文从狭义上使用慈善文化这一概 慈善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美德。从文妒看。
念。我国的慈善文化源远流长。但在建国后曾有一 。慈善”一词出现于南北朝。《北史·崔光传》载:“光
个中断又复起的波折。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 宽和慈善,不忤于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实际上,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重视并 中华民族关于慈善的思想由来已久,在商汤时期即
发展慈善文化不仅正当其时,且有重要意义。 有所表现,西周已设官职司慈善。后来,儒家讲的仁
爱,墨家讲的兼爱,佛教讲的慈悲,道教讲的积德,都
一、发展慈善文化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包含着丰富的慈善理念。诚如近代慈善家熊希龄所
的意义
说:“吾国立国最古,文化最先,五千年来养成良善风
改革开放、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党多 俗者,莫不有儒、释、道之学说所熏陶。”【4]㈣002’有宋
次提出发展慈善文化问题。2005年颁布的《中国慈一朝。慈善进入兴盛期,时人张载提出“乾隆父母、民
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06—2010年)》提出要“推
胞物与”的慈善观。近代孙中山又提出“家给人足。
动慈善文化建没眦11。2008年,胡锦涛指出要“积极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虻“。这些都滋养了慈善
传播慈善文化”D]。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
事业。是中华传统美德和人类文明成果的组成部分。
又强调“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礼让宽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主义文
收稿日期:Z012-02—29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
作者简介:李朝阳(197l·),男,河北保定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执政党建设研究.
·6·
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3届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年会回顾和展望.pdf
- 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商业模式创新实践--以金域检验合作共建方案为例.pdf
- 第三方文化:社会组织有效参与社会治理的精神支撑.pdf
- 第三方医学诊断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以天津为例.pdf
- 第三空间:旅游凝视下文化表演的意义重解--以九寨沟藏羌歌舞表演《高原红》为例.pdf
- 第三种文化与当代心理学的变革.pdf
- 滇西南城市形象的塑造与儿童文化元素的介入——以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为考察中心.pdf
- 电气信息大类招生下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以安徽理工大学为例.pdf
- 电视问政十年:文化效应与反思.pdf
- 电影《触不到的恋人》翻拍后的文化重建.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