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18勾践灭吴(节选)文题解读+课文剖析-大纲人教版第一册.docVIP

高中语文-18勾践灭吴(节选)文题解读+课文剖析-大纲人教版第一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18勾践灭吴(节选)文题解读课文剖析-大纲人教版第一册

文题解读 《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越语上》,记述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矛盾斗争并最终战而胜之的故事,赞扬了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进取精神。 作者作品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记载了由西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起到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共538年的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它具有史家“尚实录,寓褒贬”的传统,也能运用形象思维来写史,具有较强的史学和文学价值。 背景纵览 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摩擦。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国。勾践是春秋末越国国君,越王允常之子,公元前497年至前465年在位。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时,只剩下五千人。本文叙述的就是勾践退守到会稽山后,卧薪尝胆,富国强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报仇雪耻,灭掉吴国的故事。勾践灭吴是我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一件事。勾践忍辱负重,报仇雪恨,夫差倨傲纵敌,身死国亡,对后人都有深刻的启示。 字词梳理 1.字音 会稽(kuài jī)  贾人(ɡǔ)  (chī)  句无(ɡōu)  鄞(yín) 豚(tún) 疾疹(chèn) (bǔ) 歠(chuò) 2.辨义 (1)通假字 ①不可失也已(“已”通“矣”,语尾助词 ②亦无及已……(“已”通“矣”,语尾助词) ③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通“率”,带领、率领) ④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婚娶) ⑤将免者以告(“免”通“娩”,分娩) ⑥而摩历之于义(“摩历”通“磨砺”,本指摩擦,使其锐利;现多比喻磨炼) ⑦三年释其政(“政”通“征”,征税) ⑧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古人习惯在整数与零之间加一“有”字,可延长音节,增加韵味) ⑨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也(“”通“哺”,给人食物吃) ⑩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其”通“岂”,难道) (2)古今异义 ①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古义:停留,驻扎;今义:栖息。) ②然谋臣与爪牙之士(古义:勇猛的将士;今义:走狗,帮凶。) ③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离开本地前往另一地方。) ④生三人,公与之母(古义:生了三胞胎;今义:生了三个孩子。) ⑤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古义:十万;今义:万万。) (3)一词多义 (4)词类活用 ①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使动用法) ②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做宦) ③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形容词使动用法) ④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庙,名词作状语;礼,名词作动词) ⑤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动词使动用法,使……蒙受耻辱) ⑥又郊败之(名词作状语,在郊外) 3.词义 昆弟:兄弟。           知:管理。 资:积蓄,储备。 无乃:相当于“只怕”,表推测。 苟:如果,假如。 执仇:结仇,结怨。 吊:慰问。 致:招致,召集。 饩:发放、赠送的粮食。 姑:暂且。 庸:用。 劝:劝勉,鼓励。 课文剖析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 令于三军曰:“凡我 父兄昆弟及国 子姓, 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后,就向全军发布号令说:“凡是我的父辈兄弟及同姓弟兄, 有能 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 共知  越国之政。 哪个能够协助我击退吴国的,我就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 大夫种 进对曰: “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  旱 则资 舟, 大夫文种向越王进谏说:“我听说过,商人在夏天就预先积蓄皮货,冬天就预先积蓄夏布。天旱时就预先准备好船只 水  则  资 车 , 以待 乏     也。 天涝的时候就预先准备好车辆,以便在缺少这些东西的时候派上用场。 夫虽无四方之   忧,然  谋   臣与  爪牙之士,不可 一个国家即使没有外患,然而有谋略的大臣及勇敢的将士不能不事 不养而 择也。譬如蓑  笠    ,时雨既至, 必 求  之 。 先培养和选择。就如蓑衣斗笠这种雨具,到下雨时,是一定要用上它的。 今 君 王既栖于会稽之上 ,然后乃求 谋   臣,无 乃后乎 ?” 现在您大王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未免太晚了吧?” 勾践  曰:“苟 得闻子大夫  之言,何后之有 ?”    执  勾践回答说:“如果能听到大夫您的高见,有什么晚呢?” 说罢,就握着 其    手而  与    之谋。遂使  之     行成于吴。 大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