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一).pptVIP

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一)

二、维新变法的过程 宣传维新思潮→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开始的标志:1895年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失败 3、第三阶段:百日维新(高潮) 内容 作用 政治 准许臣民上书言事;举荐人才;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特权, 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经济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举办邮政 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教 废八股;创办各种学堂;派人留学;准许民间办报;设译书局 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军事 按西法武装训练新式军队,添造军舰 增强国防力量 材料4:“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折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一定舆论,设上书处于午门,日轮派御史二人监收,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 ……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略如圣祖设南书房,世宗设军机处例。重定章程 ……”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1898.1.29 政治改革:没有采纳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行宪法,开国会”、设立制度局等主张; 经济改革:没有涉及到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理论宣传:没有深入广大民众与广大民众运动相结合。 局限性 二、维新变法的过程 宣传维新思潮→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开始的标志:1895年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失败 4、第四阶段:戊戌政变 (1)新旧势力的交锋 ①举措: 人物 措施 旧势力 慈禧太后为首 解除翁同龢军机大臣 ; 任命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 荣禄暗中勾结守旧势力密谋慈禧训政 新势力 光绪皇帝为首 革职两上书四侍郎;任命谭嗣同等”军机四卿”;拉拢袁世凯,却不知其真面目;游说列强,落空。 二、维新变法的过程 宣传维新思潮→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开始的标志:1895年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失败 4、第四阶段:戊戌政变 (1)新旧势力的交锋 ①举措: ②态势:光绪帝和维新派形势危急 (2)戊戌政变 ①导火线: 谭嗣同带光绪帝密谕夜访袁世凯 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二、维新变法的过程 宣传维新思潮→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开始的标志:1895年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失败 4、第四阶段:戊戌政变 (1)新旧势力的交锋 (2)戊戌政变 ②过程: 慈禧太后“临朝听政”,取消新政 囚禁光绪帝 屠杀“戊戌六君子” 二、维新变法的过程 4、第四阶段:戊戌政变 (2)戊戌政变 ③败因: A、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B、资产阶级维新派改革的策略不当。 如: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和少数官僚;对袁世凯和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变法策略比较激进,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某些措施也缺乏可操作性(贪大求全)。 ④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 三、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1、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2、影响 ①戊戌变法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奔走呼号,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②戊戌变法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当时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③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其许多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 三、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3、戊戌变法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 ①政治上: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 ②经济上:维新派在经济上提倡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③思想上: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 ④文化: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推动了近代文化(传媒)和教育事业(新式学堂)的发展 ⑤社会生活上:维新派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等,对促进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也起了重要作用。 戊戌变法 背景 政治因素: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的黑暗腐朽导致统治危机加剧。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成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目的 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影响 戊戌变法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戊戌变法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 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气胎由壬 / 气胎由壬 气胎由壬,简称气胎,又称由壬气胎,广泛应用于低压力、大通径、错位大、需经常装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