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动法第一编第二章
第二章 劳动法简史 关键术语 “劳工法规” 《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十小时法》 《华格纳法》 《塔夫脱—哈特莱法案》 《苏俄劳动法典》 国际劳动立法 国际劳工公约 国际劳工建议书 第一节 劳动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劳动法产生的前提 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别归属于不同主体,即劳动力的所有者和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或占有者不是同一主体,双方主体为实现劳动过程才会形成劳动关系。 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农民被驱出土地而成为除了载于自己人身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的自由人即无产者,生产资料被集中于少数人即资本家手中。 一、劳动法产生的前提 无产者为谋生存,只得把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使用,以取得用于购买生活资料的工资;资本家为使资本增值,就必须以支付工资的方式购买无产者的劳动力,使之与其生产资料结合,以实现劳动过程。 至此,才大量出现了劳动关系,从而具备了劳动法赖以产生的前提。 二、18世纪末期英国“劳工法规”的特点和无产阶级为反对这些法规的斗争 劳工法规”对劳动关系的调整,有如下特点: (1)以国家强制手段迫使被剥夺土地的农民到资本家的工厂做工,即强迫劳动者同资本家建立雇佣劳动关系。 英国亨利八世时期曾明文规定,对流浪者给予鞭打;如再度流浪,则被捕,除了鞭打,还要割去半只耳朵;三度流浪就要当作重犯罪人或社会敌人处死。 劳工法规”对劳动关系的调整,有如下特点: (2)规定最低工时和最高工资,强化雇佣剥削。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颁布的《学徒法》规定,在法定限额以上支付工资的要受到处罚,其中取得工资这笔支付工资者要受处罚更为严厉,对前者判处监禁22日,而对后者判处监禁10日。 三、英国《学徒健康与道德法》颁布的意义 在19世纪初期,1802年英国政府通过了一项限制纺织工厂童工工作时间的法律——《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它意味着劳动法的产生,对劳动法的诞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劳动法产生的原因 (一)劳动法的产生是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 为资产阶级政府采取法律手段干预劳资关系,以缓和当时日趋严重的阶级斗争,提供了社会政治前提。 (二)劳动法的产生是发展生产力的要求 劳动者是生产力系统中的决定性因素,劳动力再生产是生产力赖以发展的必要条件,因而,保护劳动者就是保护生产力,这符合全社会各阶段利益。 四、劳动法产生的原因 仅用以“契约自由”为原则的民法来调整劳动关系,已不足以阻止、更无法扭转劳动力资源萎缩和枯竭的危险趋势。于是,亟需从立法上来限制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对工人给予足以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保护。 (三)劳动法的产生是维持自由竞争条件的需要 正是起着平等地限制资本家剥削或者说保障资本家平等地剥削的作用。资本家之间的自由竞争正需要这种平等局面。 第二节 19世纪的劳动法 从1802年英国颁布《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起,在百余年的时间内,劳动立法在各国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经过逐步的发展,劳动法终于从民法法律规范中分离了出来,从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19世纪西方劳动法的发展 1、1819年、1833年英国两次修订《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2、英、法、德等国家的“工厂立法”适用范围的不断扩大。 3、“工厂立法”的内容不断充实-----安全卫生、工人教育、职业病防治。 19世纪西方国家劳动法的发展 4、工会立法由绝对禁止转变为基本承认 1871年英国通过的《工会法》和法国制定的《工会法》承认工人有结社的权利,工会是合法组织。 5、劳动争议立法产生 德国于1890年通过了《工业裁判所法》, 1892年法国制定了《调解与仲裁法》, 1896年英国颁布《调解法》。1894年新西兰通过了强制调解和仲裁的法案,规定调解协议或仲裁法院的判决在三年内有强制的约束力。 19世纪西方国家劳动法的发展 6、社会保险立法的产生 德国是第一个创制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险立法的国家。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在1881年11月17日发表的《黄金诏书》中说:“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也是最容易统治的”,社会保险是“一种消灭革命的投资”。1883年通过了《疾病保险法》(工人疾病保险法),1884年通过了《伤害保险法》(事故保险法),1889年通过了《老年和残疾保险法》(养老金保险法)。 第三节 20世纪以来的劳动法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各国的劳动法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各国的劳动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由于资产阶级政府力图加强对工人的压迫,在劳动立法方面首先出现的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内产生了一批现代的反工人立法,其特点是镇压工人运动和剥夺劳动者的权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苏联的劳动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二战前劳动法的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2013.ppt
- 关于释放压力,调整心态的主题班会.ppt
- 创新方案高考地理复习课件必修二第十章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新人教).ppt
- 创新设计(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0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ppt
-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一节课时1水土流失及其危害成因.ppt
-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专题五生态工程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ppt
-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4课件2溶液的酸碱性1.ppt
-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4课件2溶液的酸碱性2.ppt
- 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方法与技巧专题3工艺流程题的深度整合.ppt
- 初三专题复习十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