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与香港不良有关的中药材参考资料.PDFVIP

曾与香港不良有关的中药材参考资料.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曾与香港不良有关的中药材参考资料.PDF

曾與香港不良事件有關的中藥材參考資料 封面及封底 更多中醫藥健康資訊可瀏覽 衞生署中醫藥事務部網頁 .hk/ 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網頁 .hk/ 衞生署中醫藥事務部 2013 年7 月 本書圖片 (除非特別註明) 均由衞生署中醫藥事務部擁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翻印或轉載。 本書所提供的資料只供參考之用。雖然編者已力求確保資料準確無誤,但編者並不對該等資料 的準確性作出任何明示或隱含的保證。香港衞生署中醫藥事務部對於因使用本書內容引致的任 何損失、作為或不作為,或因依據有關資料而得出任何意見,均無須負上任何責任 曾與香港不良事件有關的中藥材參考資料 引言、凡例、參考文獻及目錄 引言 《類經.五臟病氣法時》: 「藥以治病,因毒為能」。這是說中藥的藥性,用之得當則能起沉疴; 相反,若用之不當則可能會產生不良反應,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安全用藥歷來都是臨床非常關 注的問題。 中藥治療過程中,偶爾會出現不良臨床事件。當中,有因用藥不當的情況,例如藥不對證、超 量服用、配伍不當、煎煮或炮製方法不當、品種混淆導致誤服誤用或藥材摻雜等;另一方面, 亦可能是其他與藥物無關的問題,如用藥時同時發生其他疾病。 為了確保市民安全使用中藥,衞生署通過呈報機制,進行監察和採取相應控制措施。衞生署中 醫藥事務部與其他部門的醫護人員共同合作,對經不同渠道呈報的中藥不良事件展開調查,包 括了解病情、分析處方、化驗藥物樣本、追溯來源和跟進其他使用者,找出原因,並作出針對 性風險管理,如指令回收、通知公眾及業界,以及對違法行為提出檢控;並轉介違反專業操守 的個案。 與此同時,衞生署也通過公眾教育推廣安全用藥的訊息,並希望與業界合作採取預防措施。我 們曾於2004 年及2006 年編寫了兩冊相關中藥材的參考資料,並為中醫藥業界介紹及分析有關 內容;此次編寫「曾與香港不良事件有關的中藥材參考資料」,便是將以往這兩冊的資料重新 編輯整合,並補充近年所涉及的中藥材,合共40 多種,彙編成冊,對有關中藥材的性狀、建 議用量、活性或毒性成分、不良事件原因及中毒症狀等進行歸納綜合,為業界提供安全用藥的 資訊,提高大家對中藥合理應用的認識,趨利避害以達安全有效的用藥目的。 另外,大家也可瀏覽衞生署中醫藥事務部網頁:.hk了解更多中藥安全使用的最新 訊息。 衞生署中醫藥事務部 2013 年7 月 凡例 o 不良事件 (Adverse Event ) 是指藥物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臨床事件,它不一定與該藥有 因果關係。 o 中藥材的用量除另有寫明外,是指水煎內服的成人一日常用劑量,遇特別情況 (例如用於 嬰幼兒、長者) 應酌情增減。 參考文獻 o 《中醫藥條例》(香港法例549 章) o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 年版第一部) o 《中華本草》(上海科技出版社) o 《現代中藥毒理學》(天津科技翻譯出版社) o 《有毒中藥現代研究與合理應用》(人民衛生出版社) o 《中藥及其製劑不良反應大典》(遼寧科技出版社) o 中國中醫藥數據庫檢索系統 o 國家藥品食品監督管理總局網頁 o ICH Harmonised Tripartite Guideline: Guideline for Good Clinical Pracitce E6(R1), 1996 目錄 o 植物藥 o 山豆根 o 川三七 o 川楝子和苦楝子 o 生川烏和製川烏 o 生半夏和製半夏 o 生附子和製附子 o 生草烏和製草烏 o 生馬錢子和製馬錢子 o 地不容 o 何首烏和製何首烏 o 含馬兜鈴酸藥材 o 亞香棒蟲草 o 延胡索 o 洋金花 o 苦杏仁 o 苦參 o 無根藤 o 番瀉葉 o 黃藥子 o 補骨脂 o 雷公藤 o 漏蘆和藜蘆 o 蒼朮 o 蒼耳子 o 蓖麻子 o 斷腸草 o 礦物藥 o 水銀 o 朱砂 o 芒硝 o 附錄A :香港中藥材曾發生的不良事件 o 附錄B :《中醫藥條例》附表1 中藥材名單 o 附錄C :《中醫藥條例

文档评论(0)

guoxiachuan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