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究授课教师吕立德.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學國文選 方寸田園 授課教師:呂立德 題 解 本文選自《三更有夢書當枕》。敘述現代人歸隱田園的渴望,並讚頌友情的可貴,進而提出在現實生活中自闢心田的隱居方式。 作 者 琦君(西元1917~2006年),本名潘希真,浙江省永嘉縣人。畢業於杭州之江大學中文系,歷任中央大學、文化大學等校教師,來臺後曾任教於台北德明專校、中國文化大學及中央大學等校。晚年曾寓居美國二十餘年,至二○○四年回臺定居。 琦君嫻於古典詩詞,其文筆典雅自然,感情真摯細膩,營造出一種恬淡空靈的意境,擅長描寫童年生活及鄉居人事。著有散文、小說及兒童文學多種,散文集有《煙愁》、《三更有夢書當枕》、《紅紗燈》、《桂花雨》、《細雨燈花落》、《讀書與生活》、《千里懷人月在峰》、《與我同車》、《留與他年說夢痕》等書。 本 文 一位文友自美歸來,與朋友們暢敘離情以後,就悄悄地回到他鄉間自己經營的三間小屋中,讀書譯作,靜靜地度過農曆新年。她可說真懂得眾人皆忙我獨閒的訣竅。難怪另一位文友欣羨地說:「真希望什麼時候也有個田園可歸,但又覺得自己仍不夠那份淡泊,俗願尚多,大概沒有那種福分。」 玲瓏的三間小屋隱藏在碧樹果林之中,滿眼的綠水青山,滿耳的松風鳥語,整天裏不必看時鐘,散步累了就坐在瓜棚下看書,手倦拋書,就可以睡一大半天。太陽、月亮、星星,輪流地與你默默相對,這份隔絕塵寰[1]的幽靜,確實令人神往。但若沒有朋友共處,會不會感到寂寞呢?且看小屋的主人,住不多久,就匆匆趕回十丈軟紅[2]的臺北市,一到就打電話找朋友再次的「暢敘離情」。可見田園的幽靜,還是敵不過友情的溫馨。古代的隱士,在空谷中聞足音則喜。 因為「鳥語」究不及「人語」可以互通情愫。陶淵明先生儘管嚷著「息交絕遊」,但他在「樂琴書」之外,仍然要「悅親戚之情話」。他的理想國桃花源中人,一個個都要設酒殺雞,款待洞外闖入的陌生人,也關心著洞外的人間歲月。我想那時代如果已有電話,陶先生一定會在北窗高臥,酒醒之時,撥個電話和山寺老僧聊上半天;或是給他念一首新作好的長詩,彼此討論一番。因為「得句錦囊藏不住,四山風雨送人看」。人,怎麼離得開朋友呢? 我認為山水使人理智清明,友情使人心靈溫厚。名山勝跡,總願與好友同遊;美景良辰,亦望與好友共享。張心齋[3]把朋友分成五類,他說:「上元須酌豪友,端午須酌麗友,七夕須酌韻友,中秋須酌淡友,重九須酌逸友。」[4]他固然妙語如珠,亦見得前人有此清閒。而我們如能於百忙之中,擠出一點時間,約二三知友小酌,琅琅笑語,暢話平生,其樂並不亞於徜徉於青山綠水之間。辛棄疾不是說嗎:「我見君來,頓覺吾廬溪山美哉」[5]。溪山就是好友,好友勝似溪山。想起王安石與蘇東坡在政見上是死對頭,可是安石罷官退隱金陵以後,東坡去探望他,安石留他同住鄉間。東坡答詩云:「勸我更謀三畝宅,從君已覺十年遲」[6]。依舊是無限文章知己之感,可見友情是何等可貴。 人到了中年以後,心情由絢燦趨於平淡,本來都會傾向山水田園。可是生為一個忙碌的現代人,既無時間尋幽探勝,更不可能遁跡深山;倒不如安之若命地在現實生活中追尋一些那位文友所謂的「俗願」,亦未始不可以充實一下心靈。否則居魏闕[7]而思江湖,心情反而不能平靜。杜甫雖然謳歌「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8],他自己並不甘心做個「天寒翠袖薄,日暮依修竹」[9]的佳人。因為他既有「致君堯 舜上,再使風俗馴」[10]的大願,也有「但願我與汝,終老不相離」[11]的小願。人若沒有了願,就沒有了熱誠,也失去了生活的情趣,恐怕連山水田園之樂,都不能體會了。 說起我們這些人的俗願,也是非常容易滿足的。比如說,逛逛書店,買到自己心愛的書,觀摩書畫展,領略一下名家筆下意境;聽聽音樂會、演講會,擴展一下胸懷;抽空出去買點鮮花或小擺飾給小屋添點生機綠意;甚至研究一下化粧術使自己容光煥發一番,學習一下烹調術使全家大快朵頤,這些都不能說是奢侈的俗願,倒可以說是極淡泊的雅願,使自己活得健康,活得快樂。同時將快樂、健康與友人共享,如此則雖然身處都市之中,也不會感到都市的俗塵,令人生厭了。 最近在一位朋友家中小聚,他小小的客室壁間,掛著不同風格的書畫;風雅的主人如數家珍似地為我們解說畫法、筆意,他的書房裏更有許多心愛的漢硯,青田石[12]、陶器等等。閒來把玩,意興無窮。最有趣的是書桌邊一樹枯藤,懸著一個葫蘆。書架上一座老樹枒槎[13],嵌著一塊圓卵石,他將山中的盎然古意,移置几案之間,真是位懂得如何美化生活的雅人。 如此看來,我們暫時無田園可歸時,無妨在方寸靈臺[14]之間,自闢一片田園,不但自己能徜徉其間,亦可以此境與朋友共享。那麼,縱使「結廬在人境[15]」,也可以「心遠地自偏」了。 賞 析 全文由對山水田園的欣羨,到暢談友情的溫馨,轉而安於現實的生活,欲在人境之間,自闢一片田園安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