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棉花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1.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棉花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1

棉花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 沙洋植保站 陈云山棉花苗期病害 棉花苗期病害种类较多,我市以立枯 病、炭疽病为主,其次是疫病、茎枯病、 黑斑病、轮纹斑病、褐斑病和角斑病等 棉花苗期病害 症状 ◆立枯病 棉苗受害时,在近 地面的茎基部开始有黄 褐色病斑,后变成黑褐 色,并逐渐凹陷腐烂, 呈明显的溢缩,随即萎 倒死亡 棉花苗期病害 症状 ◆炭疽病 幼苗受害后,在茎 基部发生红褐色梭形条 斑,有时开裂,严重时, 病部变黑,幼苗萎倒死 亡,拔起后皮层不易脱 落,可与立枯病相区别。 棉花苗期病害 症状 ◆茎枯病 茎杆和叶柄受害,初 为红褐色小点,后扩展成 暗褐色梭形溃疡斑,扩大 后中央凹陷,周围紫红色 ,斑上常生有小黑点,严 重时,病部折断,茎枝枯 死。 棉花苗期病害 ◎发病条件 ☉气候条件 ☉棉种质量 ☉栽培耕作措施 棉花苗期病害 ◎防治措施 ☉精选棉种,播种前多次充分曝晒,提高其生活力,增强其抗病性 ☉尽量选用包衣棉种,未包衣种子在播种前搞好消毒处理,减轻发病 ☉棉花出苗后及时喷药保苗 棉花枯黄萎病 症状 ◆枯萎病 棉花在苗期就能发病, 现蕾前后是枯萎病盛发期, 病症最为明显。常见的症状 是叶片皱缩,叶色变深,节 间缩短,整株棉花畸形矮小 ,有的叶片全部脱落变成光 杆 棉花枯黄萎病 症状 ◆黄萎病 黄萎病发病时间比枯 萎病稍迟,一般在现蕾后才 大量发生。病叶边缘或主脉 间叶肉变黄,叶脉不变黄, 呈西瓜皮状花斑,病株一般 不矮缩 棉花枯黄萎病 ▲侵染循环 棉花枯黄萎病的 初侵染源主要是带菌 的棉籽、棉籽饼、棉 籽壳、病株残体和土 壤 ▲发病条件 气候条件的影响 耕作栽培条件的影响 棉花枯黄萎病 ▲防治措施 1、加强检疫工作。 2、水旱轮作。 3、药剂防治。 棉蚜 棉蚜 ◆调查方法 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二、三类棉田, 用五点取样法,每点连续查10株,记载 卷叶株和蚜量,统计出卷叶株率和百株 蚜量。进入7月份后,改查20株(每点4 株),每株只查上、中、下部三片叶的 蚜量。 棉蚜 ◆防治技术 苗期蚜虫可选用尿洗合剂防治: 洗衣粉:尿素:水=1:4:500 只有梅蚜或伏蚜卷叶株率达10%或单株三叶蚜 量达150—200头时进行药剂防治 施药不能太频繁,否则,杀伤大量天敌,蚜 虫会越打越多,形成恶性循环。 棉花红蜘蛛 ★分布与为害 寄主广泛,除为害棉花外,还为害高粱 、玉米、大豆、瓜类及部分杂草。棉红蜘蛛在叶 背吸食营养液,轻则红叶,重则落叶垮秆。 分析原因: 一是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 二是气候条件的影响 三是棉花种植品种的影响 棉花红蜘蛛 ★调查方法 1、早春基数调查 2、大田调查 ★防治措施 1、消除杂草 2、水旱轮作 3、抗旱 4、生物防治 5、药剂防治 棉铃虫 ※原因分析 一是气候的影响 二是防治工作有经验 三是抗虫棉的推广种植对棉铃虫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 棉铃虫 ※形态特征 卵 幼虫 成虫 棉铃虫 ※发生世代和年生活周期 代别 蛾 卵 幼虫 蛹 一 4/下—5/上 4/下—5/上 5/中前后 5/下—6/初 二 6/中前后 6/中前后 6/中下 6/下—7/初 三 7/中前后 7/中前后 7/中下 7/下—8/初 四 8/中前后 8/中前后 8/中下 8/下—9/初 五 9/上中 9/上中 9/中下 9/下—10/中 六 10/下 转入棉田外 棉铃虫 ※棉铃虫卵在棉株上的分布 棉铃虫在棉株上产卵多数产在叶面、嫩头 及蕾铃苞叶外表上,产卵盛期若遇阴雨天气, 则多产在叶背、赘芽等隐蔽处。棉铃虫卵大多 数分布在棉株顶尖及上部三层果枝上。且繁殖 力强,一头雌蛾产卵500—1000粒,最多可达 3000粒。 棉铃虫 ※为害特点 初孵幼虫先吃卵 壳,后吃嫩叶,二龄 以后转移为害蕾铃。 幼虫为害嫩铃多以基 部蛀入,食害纤维和 棉籽,蛀孔较大,孔 外留有虫粪。 棉铃虫 ※调查方法 1、棉田卵虫量消长调查 2、各代幼虫龄期分析 棉铃虫 ※防治方法 1、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2、以物理防治为辅助 3、以药剂防治为主导 防治标准: 二代当日百株卵量20—30粒,三代当日百株卵 量20—30粒或百株低龄幼虫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