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新文化运动》课件(岳麓版历史必修3).pptVIP

第21课《新文化运动》课件(岳麓版历史必修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1课《新文化运动》课件(岳麓版历史必修3)

合作探究: 材料1: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 ?——陈独秀? 思考:“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什么?你能从材料中看出陈独秀先生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2 教材89页文字框:“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 —陈独秀 材料3 教材89页文字框: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李大钊 什么是旧道德?为什么要批判旧道德?应该如何评价这一口号?今天这一口号还适用吗? 从传承中华古文明角度看文言文不应该被抛弃   自汉语言诞生以来,它就伴随中华民族(汉族为主)的繁茂衍生而不断发展昌盛。它承载着厚重、古老的中华古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创业的艰辛。可以说,是中华古文明孕育了汉语言、汉字、文言文,而汉语言、汉字、文言文又忠实地记录、亲密地伴随、强有力地促进了中华古文明。只看到文言文的缺陷性,忽视文言文在中华古文明发展史中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那只能是一种割断历史传承关系的不负责行为。白话文占据汉语言统治地位还不到100年,它肩负着承载中华现代文明的重任,若又要它承载中华古文明,那是勉为其难的。文言文和中华古文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只要我们还需要汲取中华古文明的营养,我们也就永远不能拒绝文言文。 四、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1、性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延续, 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积极影响(记关键词) 在政治和思想上打击了专制主义; 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 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 3、局限性: 【拓展深化】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2011年9月28日,在秋雨凉意中,曲阜孔庙举行2011辛卯年祭孔大典。这不仅是对孔子的祭奠和颂扬,更是对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守望和追溯。每一个人,都在这里上了一堂古典文化和传统礼仪的一课。通过祭孔典礼,进一步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今天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3、(2008·海南单科19)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这表明当时文学革命( ) A.取得了重大突破 B.被全社会所认同 C.推动了政治改革 D.取得了彻底成功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1915年, 《新青年》在上海创刊 B.1915年,《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 C.1917年,《新青年》迁到北京 D.1917年,《青年杂志》迁到北京 2、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A.民主与法治 B.民主与科学 C.科学与技术 D.科学与进步 3、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能够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最为活跃的学术重镇和新文化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A.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在北京大学任教 B.北京大学是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 C.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以“兼容并包”为办学宗旨,提倡“学术思想自由” D.北洋政府的大力发展 4、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某班学生展开评论。你认为哪一评论是不妥当的 A.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片面性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这一口号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 D.其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 6、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轨迹正确的是 A.器物—思想—制度 B.器物—制度—思想 C.思想—制度—器物 D.制度—思想—器物 5、毛泽东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他们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好的就是绝对的好,一切都好。”这段话指出运动的缺陷是( ) A.一味崇拜西方文化抹煞传统文化 B.脱离了当时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C.倡导资产阶级民主否定马克思主义 D.没有走上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