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农奴制改革学案-岳麓版选修1.docVIP

高中历史-农奴制改革学案-岳麓版选修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农奴制改革学案-岳麓版选修1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单元透视 本单元介绍了工业文明冲击背景下的几次中外著名的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 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使俄国从农奴制社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为应对国内外危机,实现富国强兵,穆罕默德·阿里对埃及进行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改革,推动埃及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明治维新使亚洲的日本摆脱了沦为西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戊戌变法的失败,带给人们的教训则是: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曲折。 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具体从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三个方面把握世界近代史上这四次重大变革。通过改革背景的学习,认识改革的必要性:面临西方殖民国家的侵略及伴随而来的工业文明的挑战,对于尚处于农业文明阶段的大多数亚非拉国家来说,出路应该是进行变革,向西方学习,实现社会转型。 通过改革进程的学习,了解世界各国近代化进程的多样性;同时要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标要求】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1.经济上(根本原因):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 19世纪上半叶,俄国仍然是一个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因素在俄国社会内部逐步发展起来。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工厂中缺乏大量自由的劳动力;农奴收入微薄,购买力很低,使得工业发展缺乏广阔的国内市场。残酷的封建剥削激起广大农民的反抗,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2.政治上: 农奴制引发尖锐的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导致农奴反抗和军官的革命 材料一 “1826年至1861年,俄国的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1826 -1839年的农民起义平均每年达到19次,1845-1854年平均每年达35次,1855-1857年平均每年达63次,1858年达到86次,1859年达到90次,1860年达到126次, 1861年达到1176次”。 材料二 1825年俄历12月,俄国一些进步的贵族青年军官发动了反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的起义,起义者被称为“十二月党人”,他们主张废除农奴制,实行立宪君主制。 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知识分子群体和文学作品的抨击。19世纪中期,以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文学家、思想家形成了具有俄罗斯特色的“知识分子”群体,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进行了揭露和抨击,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俄国涌现了大量抨击沙皇专制和农奴制度的文学作品。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反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一些情况;陀思妥耶夫斯基惨遭10年的流放生活,出狱后完成的一部描写沙皇专制制度下俄国城市平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长篇《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4.军事上(直接):克里米亚战争暴露俄国经济军事落后,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社会矛盾尖锐化 材料一 1850年,俄国的铁产量为22.8万吨,同期的英国为228.5万吨,法国是40.6万吨,德国是20万吨。1860年时,俄国的铁产量达到29.8万吨,同期的英国则为388.8万吨,法国是89.8万吨,德国50万吨。--------《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二 战争爆发后,俄军竟然找不到一张克里木军用地图,士兵素质极差。前方缺乏弹药,军人受冻挨饿。面对装备来复枪、铁甲蒸汽舰的英、法军队,俄军只能以滑膛枪和帆船应付。 思考: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是什么? 俄国的工业生产(钢铁产量)军事力量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农奴制度。 5.个人因素:受西方文明影响的亚历山大二世的决心 亚力山大二世认为“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直接: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 根本:巩固统治,维护沙皇专制政权 焦点  如何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农民如何获得自由和土地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①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存在,封建的剥削方式仍继续保留,沙皇专制仍然保留。 ②对农民:没有真正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农民所得的份地不仅比原来的要小,还要缴纳高额赎金。改革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是对农民的一次“合

文档评论(0)

jjkk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