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合肥肛泰医院分享肛肠疾病发展史.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合肥肛泰医院分享肛肠疾病发展史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遗产的文明古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对于肛门大肠疾病创造了很多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肛门这个部位的疾病在人体表面,常常显而易见,所以历代文献记载也比较确切详尽。 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一部名叫《山海经》的书就出现了痔瘘这样的肛门疾病的名称,说明当时的人们对肛门病已有了认识。并且有人以痔为题引出了一段有趣的小故事,说有一个宋国人叫曹商,在秦国常向秦惠王献媚取宠,并得到秦王得赏识,得到车一百乘,在见到庄子后便向其炫耀,庄子很看不惯他,就巧妙地讽刺说:“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这是说秦王有病召请医生,能治痈痤者赏车一辆,能用舌头舐他肛门上的痔疮者,赏车五辆,你快去给秦王舐痔去吧,可以得到更多的奖赏呢。庄子有力地讽刺了那些阿谀奉承的小人,成语“舐痔得车”便由此故事而来,使正直的人们痛恨那些拍马屁、“舐屁股”的庸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对痔这种疾病已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 在有名的医书《皇帝内经素论》(公元前240年)中曾记载痔形成是由于“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癖为痔”.以后在古代名医扁鹊所着的《难经》中也有不少关于肛门解剖的记载,如《肛门考篇》中记有“肛门重十二两,大八寸,径二寸,长二尺二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在药物方面《神农本草经》(公元220-250年)中所记载的365种药味中65味药物对肛门病有效,如《槐花》。“槐花,气平味甘无毒, 在汉代到明朝前这一历史时期,肛肠学科不断充实、发展,东汉时期我国着名医学家张仲景(公元196-204年)在他着的《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蜜煎导“法,发明了一种将蜜炼后捻成如小拇指一样粗细、长二寸许的小棒,冷却后,放入肛门内用于治疗便秘。这成为世界上最早使用的栓剂。 隋代名医巢元方(公元610年)在《诸病源候论》中记载了痔的体育疗法:”一足踏地,一足屈膝,两手抱犊鼻下(膝盖下),急挽向身极势,左右换易四七,去痔五劳“,唐代《外台秘要》一书中第一次记载了”以水三升煮盐三合使沸,适寒温,以竹筒灌下部,立通也“,这样一种使用竹筒做灌肠器的盐水灌肠法。 唐代名医王涛着《外台秘要》(公元752年)记载”病源脱肛者,肛门脱出也,多因久痢后,大肠虚冷所为,痢而用气呕,其气下冲,则肛门脱出,因渭脱肛也。“说明当时医学已经认识到直肠脱出的原因与身体虚弱,直肠周围组织松弛无力及腹内压力增大有关,这与现代医学观点是十分吻合的。 到了宋代,我国对肛门病的诊断和治疗已基本齐全,有了专门的痔瘘医生,根据《普济方》(公元1406年)记载宋代时宋高宗患痔,朝中有人荐请临安(今杭州)的痔科专家曹五。他使用了取痔千金方给高宗治愈了痔疾。取痔千金方是宋代发明的枯痔散的一种,将配成的药粉贴敷在痔核上,使痔核坏死脱落,得以治愈。以后,枯痔疗法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同时期的1422年,西方国家中英国皇帝,却因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而死于肛门疾病。由此看来,当时我国肛肠科医学发展远远先于西欧。宋代的枯痔疗法开始流传到国外,至今在日本、东南亚等国还仍沿用着这种疗法。自明朝、清朝以来,肛肠学科日益完善,祖国医学中对痔等肛门病的病因有了很详尽的阐述,像《外科正宗》、《正宗金鉴》、《太平圣惠方》、《疮疡全书》、《奇效良方》、《外科大成》等书中都有记载,他们认为痔有职业方面的原因,同时也提出了久坐、负重远行、久忍大便,久泻久痢,饥饱无度,饮食不节也是痔形成的病因,古人提出了,妇科妊娠、小儿啼哭,同样可以促成痔的生成,这些观点同现代医学中因腹内压力增高可以导致直肠静脉血液回流不畅,以及直肠静脉丛充血扩张等病因的观点是一致的,与唐、宋时代相比,后者显得更加完善了。 更引入注目的是明代《古今医统》(公元1550年)中对肛瘘挂线疗法第一次做了精辟准确的阐述:”药线日下,肠肌随生,辟处即补,水逐线流。疮口鹅管全消。“肛瘘挂线疗法,是肛肠科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灿烂的金星,这一论点至今已历时四百多年,仍然极为广泛地应用在临床治疗之中,成功地解决了高位复杂肛瘘术后肛门失禁的难题,这种方法仍然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明清时代对肛肠疾病的临床研究已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很深的造诣。古人对于肛门直肠部位的疾病检查中使用肛门镜、直肠镜(竹制)探针、药线等医疗器械都远远早于西欧国家,并且进一步对肛管直肠部的癌肿、痔核的一些合并症以及先天性肛门闭锁等疾病都有了较完善的认识,明清时代肛肠疾病学说到了发展的全盛时期,为我们积累丰富的宝贵遗产。其中有许多论述对现在肛门大肠学科领域里的理论探讨和临床研究仍然有着指导作用。面对内容极为丰富的祖国医学宝库,进一步总结、发展和继承这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