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夷文化中的太阳崇拜鸟图腾文化和神话人物传说
东夷文化中的太阳崇拜鸟图腾文化和神话人物传说
日照 东夷文化中的太阳崇拜
“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山海经》。 对中华民族而言,《山海经》中记载的汤谷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个圣地。它是东夷先人羲和氏族祭祀太阳神的圣地,是东方太阳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孕育了东夷文明的摇篮。 伴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特别是自周朝以来排斥四夷文化,使汤谷这块远古东方人的圣地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近年来海岱地区(山东省全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河南西部,河北南部)的考古研究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传承清晰,繁荣发达的东夷文化区,使我们有可能回过头来寻找那段遗失了的历史和那个失落了的国度。 除了历史上对汤谷地望进行考察研究的是清代乾嘉学派王良士。清道光年间许乔林所编《海州文献录》对他的这次考察有这样的转载和按语:“吾尝航海,自碣石登莱,穷沙门数十岛,登成山芝罘,憩息琅琊,尊海而南,求所谓隅夷、旸谷者不可得。案:迁史《始皇本记》:王良士的考察结果本来很明确:“求所谓隅夷、旸谷者不可得”,但在《海州文献录》许乔林的按语中则成了“必羲和所居之汤谷也”,致使有人把许乔林的推断误认作王良士的结论,导致人们对汤谷地望的误解。 我们认为,汤谷是远古时期东方民族(海岱地区东夷族)太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地望的寻找应结合如下几个方面加以考察:第一,我国东方太阳文化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第二,同时期我国东部沿海古人类发源与分布;第三,作为祭祀圣地,汤谷与同时代都城或文化中心地理上的关系。根据这几项原则,结合近年来海岱地区地下考古资料和相关历史文献,我们发现山东省日照地区与《山海经》中记载的汤谷地望相似。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山海经》其书 要研究汤谷地望必先研究《山海经》。对于“汤谷”地望研究来讲,《山海经》有三大特点: 其一,《山海经》历来被多数人视为荒诞不经。连敢于打破《尚书》传统,将中国历史提前到黄帝时代的司马迁都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史记。大宛列传》。几千年来,该书既不为正史所载,也不为诸子所传,因而也很少被后人改动,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书的风貌和许多珍贵的远古资料和信息。 其二,《山海经》有对东方祖先神帝俊的详尽描述。 金荣权教授在“帝俊及其神系考略”一文中指出:“究其神系渊源与脉略,显不属于炎帝世系,也不隶属于黄帝世系,是与炎、黄两大神系并存的第三神系”。“关于帝俊在中国古代诸神中的地位,今天众说纷纭,然徐旭生先生说:“通过这十六项的帝俊故事可以看出,第一,他东西南北,无所不至;第二,古代重要的大发明,差不多全出于他的子孙;第三,包括姬姓、姜姓、姚姓在内许多氏族都是由他分出;第四,其三,《山海经》提供了有关“少昊”、“羲和”、“汤谷”与“扶桑”的诸多信息 《山海经.大荒东经》:“《山海经.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 《山海经.海外东经》:“通过上述记载, 我们可获得如下信息: 其一,自《山海经》之后,不少文献亦提到汤谷和扶桑。 《尚书.尧典》“汉东方朔《神异经?东荒经》:“屈原的《楚辞九歌东君》:“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淮南子天文训》: “日出于旸谷,谷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登于扶桑,爰始将行,是谓聪明”。 上述记载明确表明汤谷与扶桑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二)《山海经》作者与成书年代 研究《山海经》,必先研究其作者。 西汉刘歆在《山海经表》说:“ 已定《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任上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 东汉王充《论衡?别通篇》:“东汉赵晔《越王无余外传》:“ 现在大多认为《山海经》是从古老时代流传下来的歌谣,后来形成山海经图,在有文字的时代(约在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被记录下来,经多人之手而成。但古人云“民不祀非族,神不禋非类”。刘宗迪教授认为(三) 伯益其人 伯益,《尚书》称益,《史记》称大费、柏翳,又称伯翳,《世本》、《汉书》称化益、伯益。“少昊之后伯益也”《国语。郑语》。《春秋左传正义》隐公二年下注曰:“《谱》云《尚书。舜典》记载了大量伯益辅佐舜帝和大禹的史料。《史记夏本纪》:。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战国《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战国策燕策一》:“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晋书束哲传》 引《竹书纪年》:“益干启位,启杀之”。 少昊、伯益为赢姓始祖。春秋时山东地区的赢姓国主要有莒县的莒国,郯城的郯国,和莱芜的赢国,这些地域应该属于《山海经》中的少昊之国。从时间上分析,海岱地区的岳石文化属于夏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