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香港食物援助机构管理指引-FOOD-CO
香港食物援助機構管理指引
2017 年 3 月版
資助機構:
第一章 引言 1
目錄
第一章 引言3
第二章 執行摘要4
第三章 申領食物援助程序5
第四章 處理食物程序及須知6
第五章 食物營養12
第六章 廚房清潔衛生指引22
第七章 食物製作基本流程及危害分析29
第八章 食物倉存管理及安全程序36
第九章 伙伴機構合作50
第十章 管理及監察51
第十一章 職業安全53
第十二章 FOOD-CO 常見問題 56
附錄57
第一章 引言 2
第一章 引言
香港的食物援助發展追溯於 1950 年代,當時很多宗教團體以派發食物作救濟,但因 1973 年社會
福利署設立公共援助計劃,故救濟式的食物援助亦隨之而停止。此外,社署亦於 70 年代設立九
龍廚房,為越南難民及本港災民提供膳食,但因需求漸減後,於 2002 年關閉。2002 年下旬,因
經濟持續衰退及失業率高企下,聖雅各福群會於本港成立第一間食物銀行,把此概念由美國傳入
香港。
「食物銀行」此概念源於一個美國人John Van Henzel ,於1967 年他目睹一位撫養 10 個孩子的婦
人為張羅食物而煩惱,他靈機一觸便開設食物銀行。食物銀行主要向社區有需要人士及家庭提供
食物援助,機構負責收集、儲存及派發食物到社區,並解決剩食及浪費食物的問題。
現時香港政府以不同形式支持食物援助發展。如社會福利署提供資助予營辦機構,提供短期食物
援助服務予有需要人士;另外,環保署亦設立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支持環保機構收集剩食。社
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亦於 2016 年資助聖雅各福群會,作為食物援助服務的資訊交流平台,藉
此長遠地發展食物援助服務。縱然如此,坊間亦有不同機構及組織依靠機構自身的資源及外來的
捐贈以作營運,服務社區。
綜合過去經驗,食物援助不單止是提供食物,同時機構會以食物作介入點,接觸有需要人士或家
庭及了解其需要,並提供其他支援服務予受眾。另外,機構亦可作為凝聚社區的媒介,例如與地
區伙伴合作、跨界別分享及捐贈等 ,促進社區和諧及互助。食物援助機構現時主要有四個服務形
式,包括派發乾糧及熱食、平價市場及集體購買 。
派發 熱食
乾糧 服務
集體 平價
購買 市場
第一章 引言 3
第二章 執行摘要
2.1 制定食物援助計劃
你可利用六何法(何故 Why 、何事What 、何人Who 、何時When 、何地Where 和如何 How)
去思考制定食物援助計劃時的要點。
角度 考慮點 延伸考慮
何故 解決社會貧窮問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