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仁《中庸》的智慧与启迪--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12h).doc

王泽仁《中庸》的智慧与启迪--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12h).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泽仁《中庸》的智慧与启迪--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12h)

《中庸》的智慧与启迪 ---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课程前言】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企业全员皆可学习 【授课讲师】 王泽仁 老师 (请阅读讲师简介) 【课程目标】 1. 帮助学员提升自我职业素养 2. 帮助企业全员加强自我管理意识 3. 帮助学员领悟个人、家庭、企业幸福之道 【课程时间】 1-2天 【课程大纲】 开场语 1. 《中庸》其书 2. 《中庸》作者 第一讲 《中庸》之纲 1. 教育思想 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 2. 慎独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1. 《中庸》内涵 不偏不倚 无过不及 恰到好处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舜:执两用中 《中庸》之“中” 尚中时中中正中和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体物而不可遗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行远自迩登高自卑生知,学知,困知安行,利行,勉行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天道与人道合一天性与人性合一理性与情感合一内合一建议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