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丰台古文简答题
丰台古文简答题;12. 裴让之受二弟牵连被审时做了辩解,《北齐书》与《北史》的记述有两处不同:一是《北齐书》说“诸葛兄弟各得遂心”,《北史》中为“诸葛兄弟各得尽心”;一是《北齐书》说“况让之老母在”,《北史》“在”后有“此”。你认为《北齐书》与《北史》的记述哪个更好,请任选一处,简要说明理由。(5分);审题: 裴让之受二弟牵连被审时做了辩解,《北齐书》与《北史》的记述有两处不同:一是《北齐书》说“诸葛兄弟各得遂心”,《北史》中为“诸葛兄弟各得尽心”;一是《北齐书》说“况让之老母在”,《北史》“在”后有“此”。你认为《北齐书》与《北史》的记述哪个更好,请任选一处,简要说明理由。(5分);要点一:背景是裴让之的二弟是逃亡他国就职,解释不当自然会受到牵连。那么神武皇帝关心什么呢?自然是在无害的前提下,还能得到臣子的忠心与承诺。只有这样的解释目的才算有重点,至于“孝”这样的话题只是为了“忠”做个铺垫。
要点二:所谓辩解一定有两个问题要说清楚:自己是忠心不变的;二弟也无意冒犯,抑或无敌对之意。这样才能都清白,使用“诸葛兄弟”的典故也就合情合理了。
要点三:既然是辩解,那么所陈述的理由在逻辑上一定要合情合理,还不能有勉强、无奈之感,以免“不打自招”,弄巧成拙。;①《北齐书》的表达更好。遂,顺,完成;遂心,即顺从自己的心意。“遂心”,是说诸葛两兄弟顺应自己的心意选择各自效忠的君主,彼此间并无勾连。言外之意是说,自己五兄弟也会像诸葛两兄弟一样,既然是顺应自己的本心作出的选择,就不会因血缘关系而改变各自的选择和立场。“遂心”较之“尽心”更强调常人常情。
或:
《北史》的表达更好。尽,竭尽;尽心,即竭尽自己的忠心。言外之意是,自己五兄弟也会像诸葛两兄弟一样,对各自所选择的君主竭尽忠心,不会暗中勾结和背弃原主。“尽心”较之“遂心”表达忠诚之心更为深入。; ②《北齐书》的表达更好。“老母在”,这里“在”应为健在,即还活着。老母健在,我要尽孝心,就不会不顾老母的安危恣意行事,强调老母在不远游的孝情(忠孝不可分割,意在突出自己只要讲求孝道,便自发地依然忠心不二)。“老母在”语言更为简洁,既有“活着”,还有“在这里”的意思。
或:
《北史》的表达更好。《北史》中的“老母在此”,强调老母尚在他身边,尚在此地,自己绝不会离老母而去,置她于险境(忠孝不可分割,意在突出自己只要讲求孝道,便自发地依然忠心不二) 。“在此”的情感表达中更有一种急切和诚恳。;评分标准:
1、立场观点1分+解释词义或者相关句意1分+合情合理的理由2分+对比优缺有无1分,共计5分;
2、本次认为《北齐书》《北史》都好的不给分,相当于无明确立场(具体问题要通过审题判定变通);选择两处进行说明,按照最好的一处分析算分(过节特殊照顾,下不为例);
3、文本翻译表达不准确的不该分,比如“本句旨在强调”字样不视为翻译,视为构成论述的一部分;
4、理由属于强加因果、理由牵强不给分;重心没有落到“忠心不改”上面的酌情给分;
5、理由如果与表达不尽相同,如果言之成理,依然正常给分。;学生答案示例:
我选第一处,我认为《北齐书》更好。遂心是说发自本心,得到满足遂意的意思。尽心,是竭尽全力的意思。《北齐书》用了“遂心”表明自己留在北齐,完全发自本心的忠心所致,杀了我们反是损失;同时借用“诸葛兄弟”的典故,也说明弟弟的选择本意不会与北齐为敌,只是求得仕途顺意而已,于北齐无害,历史也证明可以如此。这样的表达能够一举两得,证明留下的忠心不二,走的也是清白无害,所以“遂心”一词比“尽心”含义深广,更具情理。
;学生答案示例:
我选第二处,我认为《北齐书》更好。老母在就是老母健在的意思,也包含老母在此(北齐)的意思。强调于情于理作者都不会离开。于情,父母在不远游,于理,一个对母亲亲孝的人,也会对国家忠心不二,这是修身齐家治国的内在一致性。所以“老母在”言简义丰,而且也不会出现“老母在此”的那种无可奈何、为势所迫的勉强之感,更具人情事理上的说服力、感染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