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筛查胃癌高危人群国外
胃 癌 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第四位 致死率第二位 东亚:高发地区 5年生存率:韩国60%以上[1] 日本69.1%[2] 中国:每年新发病例占全球的40% 每年因胃癌死亡占全球的35% 中国患病率和死亡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3] 胃癌手术切除后以后五年生存率 I 期 93% II 期 76% III 期 49% IV 期 19% ——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统计资料 早期胃癌,内镜下病变整体切除率达95%,随访32个月的复发率为1%。 差距在哪里? 普 查 筛查方法 胃镜、胃镜黏膜活检——金标准 消化道钡餐 检查不适感,设备、技术要求 血清生物标志物: (1)胃黏膜终末分化产物: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 (2)肿瘤相关标志物:CEA、MG7抗原 (3)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产物 病原菌:幽门螺杆菌(H pylori, HP) 其他 肿瘤标志物 ——主要针对中晚期胃癌,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低 胃癌患者中常用肿瘤标志物的检测阳性率 初诊阳性率 CEA 37.7% CA19-9 26.7% CA72-4 37.6% CA242 21.3% 4种标志物联合 62.9% ——朱昱冰,等. 肿瘤标志物在胃癌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2). 胃癌患者中常用肿瘤标志物的检测阳性率 CA50+CA19-9+CEA+MG7Ag 诊断胃癌的敏感性85.7%、特异性81.3% 胃癌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早期胃癌的阳性率很少超过30% ——上海瑞金医院 綦盛健,中国医学论坛报,2009.12,29 幽门螺杆菌 H. pylori 幽门螺杆菌 ——WHO将HP第一类致癌物 HP感染患者发展为的胃癌风险是阴性的2~3倍[5] 最终发展为胃癌者占感染人群1%~3% [6] 幽门螺杆菌与胃病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 毒力因子、宿主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HP感染主要作用于癌变的起始阶段,为胃癌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7]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筛查 胃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 阳性人群比例太大、筛查的意义不明显; 会遗漏非HP相关的胃癌 胃癌预防亚太地区共识指南(2008) [10] 第15条:低血清PG I水平和低PG I/II比例反映了胃萎缩 强烈同意:36.8%;同意:57.9%;不同意:5.3%;反对:0% 第16条:低血清PG I水平和低PG I/II比例可作为鉴别胃癌高危人群的标志 强烈同意:15.8%;同意:52.60;不同意:31.6%;反对:0% 国内外胃癌筛查研究概况 “二步法”胃癌高危人群筛查 第一步:血清PG检测初筛胃癌高危人群 第二步:胃癌高危人群胃镜活检 “二步法” 筛查胃癌高危人群 国外:对早期胃癌检出率较高[12-13] 日本胃癌的早诊率提高到70%以上[14] 国内:中国医科大学报道早期胃癌的发现率达到了56.8%~64%[16] 可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却不能降低胃癌的发病率。 “ABC”筛查法 日本学者[17] 以血清PG和HP抗体作为依据分四组: A组:HP(-) ,PG(-) B组:HP(+),PG(-) C组:HP(+),PG(+) D组:HP(-) ,PG(+) 四组胃癌风险依次增加(见表),据此给出不同的内镜随访建议,即所谓“ABC”筛查法。 “ABC”筛查法: 推荐人群筛查5年为一周期 推荐内镜检查次数: B组——至少每3年一次 C组——至少每2年一次 D组——至少每1年一次 “ABC”筛查法 2007-2009年在东京48073例人群连续跟踪,结果显示早期胃癌诊断率高达78% [17] 。 推荐血清PG与HP抗体联合检测作为胃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