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届全国青年教发1
第八届全国青年教师
阅读教学大赛部分特等奖教学实录
(浙江、香港、江苏)
一、《伯牙绝弦》课堂实录 浙江 罗才军 特等奖
罗才军,男,1979年11月出生,现任浙江省上虞市阳光学校教导主任。曾获“浙江省教改之星”、“绍兴市学科带头人”、“绍兴市教坛新秀”、“绍兴市十佳青年教师标兵”、“上虞市优秀共产党员”、“上虞市课改之星”等荣誉称号。他拥有开阔的课程视野和灵动的课堂驾驭技巧,多次获上虞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08、2009年相继获绍兴市、浙江省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至今已执教省市级观摩课、各类课程培训示范课30多节次。热爱阅读,潜心教研,具有扎实丰厚的理论素养。撰写的50多篇教学论文、课例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师》等杂志;2010年在《小学语文教师》第3期上发表课标实验教材各年级说明文教学解读一组,颇有影响。
版本: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册
上课时间: 2010年10月19日09:10—09:50(第二会场上午第三节)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是二十一小,六一班的孩子是吧?听说是六一班我感觉到很亲切,知道为什么吗?这得靠猜了。
生:我猜您教的学生也是六一班的吧?
师:你叫什么?
生:我叫黄依依。
师:黄依依是吧,一语中的呀,知我者黄依依也!就这个意思,好,上课之前咱们听点音乐。(师播放乐曲)
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我听到了高山流水的琴声。
师:你的耳朵了太灵了吧,老实说你听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了蝉鸣,瀑布往下飞流时的声音,还有一些古色古香的古筝弹奏。
师:你的用词真好,咱们有什么说什么,好不好?你们真厉害,再听一段。
师:听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了一个人在竹林里弹琴,风把她的衣襟吹了起来。
师:衣袂飘飘的感觉。
生:有那么一种风起云涌的感觉。
师:说得多好。
生:我仿佛听到了海浪拍击沙滩的声音。
生:我仿佛听到了一线天里的瀑布,很……
师:老师告诉大家,我们能听到很多声音,但是我们要真正理解这样的乐曲真是有些难为大家了,不要说你们,我有时听半天都听不出来,这种用古琴演奏的音乐,一向被称做是高雅之乐,往往寄托了琴师他自己的志向、情怀、抱负、心声,不过我相信,凭咱们班的实力只要咱们以后有了足够的生活阅历,足够的音乐感知能力,也能够把它听懂,不是什么难事。
师:再稍微休息一下我们就上课。
?
【上课时间】
师:准备好了吗?上课!
生: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和音乐有关的文章,它是一篇古文,讲述的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谁来读一读这个课题?(指名学生读课题。)
生:伯牙绝弦。
师:哎哟,念得真准,一板一眼的,尤其是这个最难念的“弦”,你也念准了,我们一起来念一念,伯牙绝弦,预备起。
(生齐读课题)
师:嗯,绝弦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生1:我认为绝弦就是最后一次在弹这个琴。
师:弹完之后就要怎样?
生1:可能是就要去世了。
师:她认为是这个意思。你再说说,指另一名学生。
生2:我认为是在弹了现在他弹完的这一首曲子之后就这一生再也不弹了
师:用我们的话说,绝弦就是把琴弦怎样?
生2:剪断。
师:从此?
生2:不弹了。
师:是啊,那么伯牙绝弦呢?(指名回答)。
生3:我觉得伯牙是一个人,他以后不弹琴就把琴弦弄断了
师:伯牙把把琴弦弄断,从此?
生3:再也不弹了。
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答案在哪里?
生(齐答):在课文里。
师:那就把课文打到137页,请你按照你的感觉大声地读,最少读三遍,努力把它读正确,自己读自己的开始吧!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完了吗?都读到三遍以上了吧,好,一读就能够明白课文讲述的是伯牙和谁的故事?
生:钟子期。
师:抓住了这两个主要人物,我们就把握了文章的大意,毕竟是古文啊,你觉得哪些句子比较难读或者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指名读)他在读的时候,我们大家注意听。
生1: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我觉得这句话比较难读。
师:这句话提醒大家注意,是吧,其实有些语言我们是不理解才觉得它难读,对吧?这句话的意思谁能理解?
生2:钟子期死了(师:去世了)钟子期去世了,伯牙认为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他的知音了,所以就把琴摔了,把琴弦也剪了,这一生再也不弹琴。
师:那么这里伯牙“谓世”的“谓”是什么意思呀?
生2:想。
师:是想吗?古文中的有些字眼确实有些不太好懂,没有的注释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我还是请你,“谓”在字典中有这么几种解释,你认为哪种合适?
生2:第二种,认为,以为。
师:伯牙认为世界上(生2:再也没有知音了)再也没有知音了,那么“乃破琴绝弦”中的“乃”是什么意思?
生2:就。
师:于是就破琴绝弦。好,理解之后我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请你来读。
生2(读文):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真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