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客》人教八上15.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信客》人教八上15

《信客》人教八上15      信客   余秋雨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信客风雨漂泊的一生,概括其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信客的高贵品质   教学难点:抓脉络理清思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时:一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正如一则广告语所说的“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电信业的迅猛发展,给忙碌的现代人的生活带了很大便利,手机短信拜年已悄然成为一种时尚,提及20世纪初期的乡间,对外通信往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人——信客。在很长时期中,信客沉重的脚步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今天,我们就随着作家余秋雨一起去认识这一特殊的职业人。   二、作家、作品简介(投影)   1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化史学者、散家。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载多部世界名人录。主要代表作品《化苦旅》、《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   2《化苦旅》是余秋雨近年在国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系列性化散。全书的主调是凭借水风物以寻求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人的人格构成。作者依仗着渊博的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不仅揭示了中国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三、检查预习(投影显示生字词)   唏嘘(xīxū)嫉妒(jídù)猝然(cù)昏厥(jué)   绉绉(zhōu)焦灼(zhuó)伎俩(jìliǎnɡ)   诘问(jié)吊唁(yàn)   四、整体感知(投影问题)   对信客这门职业由于平时大家没有接触所以很陌生,我们的新就从认识信客着手,请大家迅速阅读,思考:   1一名信客需要做哪些工作?   2用一个字概括信客工作的特点,并分析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反应了信客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1主要负责乡村城市间的信、物的传递,代读、代写书信,遇到谋生者客死他乡时,他还要处理后事,安慰家属。   教师小结:信客终年跋涉,非常劳苦。到了一地,又非常繁忙,既要散发信、物,又要接收下次带出的信、物。还有额外工作,要经常代读、代写书信。有时还要充当代理人,某个谋生者死了,得尽同乡情谊,匆匆赶去,代表家属料理后事,收拾遗物。回到乡间,又要通报噩耗,帮着安慰张罗,交送遗物,汇报处置后事的情况。“信客”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信客身上。   2工作劳苦:终年跋涉   苦生活贫苦:收入微薄   心灵痛苦:蒙受怀疑、欺凌、憎恨   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洁身自好,待人宽容,善良厚道。   五、合作研讨(投影问题)   (1)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   (2)作者重点写了信客什么事迹?为什么重点写?   (3)信客为什么留下遗愿,死后要与老信客葬在一起?   明确:(1)先写老信客,实际上说明了信客这一职业的两个特点:一是路途艰苦;二是强调职业道德——“就在一个信字”,而且这个“信”字要做到一丝不苟的地步。老信客既以自己的丰富经历,给年轻信客以具体切实的指点,他的惨痛的教训,又时时警醒着年轻信客。这些,都促使年轻信客迅速成为可以信赖的信客。   (2)重点写了两个事迹,一是概括写遇到谋生者客死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的事迹,二是遭人诬陷。这些突出说明了信客职业凶险却仁义待人、任劳任怨、宽以待人等品质。   (3)他通过多年的奔波、体会,了解这一职业,热爱这一职业。因而,他同情老信客,理解、敬重老信客,也感激他。   六、了解墓志铭(投影)   三十年信客生涯,风尘苦旅,奔波于家乡和上海之间,艰辛备尝,传递两地亲人信物。为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宽容厚道。执教小学,为人师表,工作出色,桃李芬芳。四乡敬重,众口传颂,立此墓碑,永志纪念。   七、质疑   学生提问还有什么没弄懂,或者说他们觉得还有必要提出共同商榷的地方。   老师也准备一个问题:为什么信客是如此清贫、劳苦的工作,年轻人还是选择做信客?   八、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像信客一样默默无闻奉献着的而又处于社会下层的平凡人?请举一两例,并谈一谈你对他们的看法。   (在学生发言后,教师讲述“王顺友”的事迹,并出示资料图片)   九、小结   信客作为一门职业已经消失,但作为一辈子默默奉献的人却没有绝迹,也不会绝迹,无私奉献的人总能赢得人们的敬重与爱戴。比如王顺友,比如刚刚同学们举例提到的那些无名的人们。信客难能可贵的品质永远值得我们赞扬。   十、作业   围绕“身边的爱”为话题,写一篇小作。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