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高一政治2013-2014期中考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烟台市高一政治2013-2014期中考试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段检测 高一政治试题(A) 说明: 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为90分钟。 2.非网上阅卷的,请将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将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网上阅卷的,请将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纸选择题答题区,将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 第Ⅰ卷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经常到商店购买书、笔、本子等。这些物品的共同点是 ①都耗费了一定量的劳动 ②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③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④都是一般等价物 A. 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今年十一期间,小王花了300元从网上买了四张从烟台至济南的火车硬座票,领全家人到济南旅游。下面各项中货币的职能与这“300元”相一致的是 A.飞利浦 AZ1066/93 复读收录机标价399元 B.月底,公司王老板发给小李工资3500元 C.王先生从某商场购买一台电脑,支付5000元 D.暑假前,王老师用2500元支付了半年的房租 3.某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现为11元。今年以来,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A.11元     B.8元 C.9元 D.10元 4.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下列关于纸币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②国家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如1元、10元、100元)??③纸币发行量过多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 ??④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 信用卡是种电子支付卡。2003年,我国信用卡的发行数量仅为300万张,经过十年的时间,信用卡发行数量增加了将近90倍。其中,银联卡占大部分。人们喜欢使用银行信用卡,是因为 ①其使用可以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 ②其持卡人可以在任何一个消费场所消费 ③其使用者可以在指定的营业机构存取现金或转账 ④是中央银行发给资信良好的客户的一种信用凭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一些商家把葡萄、苹果等水果利用冷库保鲜,到春节再拿出来卖,价格比秋天高出很多。这种现象表明 A.物以稀为贵,供求决定价格 B.物以稀为贵,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C.价格的变化是可以人为操纵 D.价格的变化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 7.某镇居民喜食鸡肉和羊肉,近几年镇政府提倡发展养羊业,市场上羊肉供给大幅增加。假定鸡肉供给未变,这会使 ①鸡肉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②羊肉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③鸡肉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 ④羊肉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价格变动不仅对生活消费有影响,对生产经营也有影响。回答8-9题。 8.今年夏天,由于持续高温,我市蔬菜价格普遍“蒸”涨,这种情况对我市居民的生活消费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下图中比较准确地反映这种经济现象的是 A. B. C. D. 9.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调节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③调节分配 ④调节社会总需求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甲乙两个消费者交流自己购物心得。甲说:“买东西就要买好的,虽然贵点,但一分钱一分货。”乙说,“买东西还是应该买便宜的,好货也可能便宜。”回答10-11题。 10.消费者甲说法的经济学依据是 A.优质产品的包装精美,使用价值大 B.需要购买优质产品的消费者居多 C.优质产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 D.优质产品能满足消费者的攀比心理 11.消费者乙说法的可能性在于 ①优质产品在市场上供过于求 ②优质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③消费者讨价还价水平普遍提高 ④消费者选择在销售淡季购买商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实现“住有所居”,并非是让每个人都拥有产权住房,而是要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居住权益。我国城市居民多数希望通过购房解决住房问题,这样不仅使许多人沦为“房奴”,同时也助推了房价上涨。材料启示我们,解决“住有所居”可通过___ ___来实现。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