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女儿的信(二).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致女儿的信(二)

致女儿的信(二) 北大附中深圳南分校 吕燕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3.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况。   教学重点:   1.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2.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难点:   学生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且无生活经历,理解爱情的本质有些困难,加之现实生活中对待早恋的观念,使得学生不太愿意就这一敏感话题发表看法。   教学方法:   朗读、复述、讨论、合作、探究。   前准备:   1.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繁衍 刹那间 迷惑不解 勃然大怒 无与伦比 怒不可遏 曙光 位立凝视 繁殖   2.查找资料,了解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导入新:   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莎士比亚曾经在一首诗当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想知道的。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而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今天我们就学习这封《致女儿的信》。   介绍作者:   瓦西里·亚历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乌克兰卓越的教育家、教师、思想家和作家。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担任这所农村中学的校长、教师和教育者长达32年。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暂,不满2岁,但他却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去写作,奇迹般地写出了40部专著,600多篇论,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师、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自己孩子们的。他把自己的思维、思索、建议和见解全部倾注在了他的著作当中,即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师和父母应当历经何等艰难之路,才能使孩子成长为好学上进、聪颖、心地善良而高尚的人和好公民。   瓦·亚·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在乌克兰国内人人皆知并喜爱,而且在国外许多国家也被广为出版,如众所周知的《我把心给了孩子们》《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以及某些论和小故事。   他的作品每一新版,都引起了人们更大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   阅读,整体把握:   1.朗读,注意揣摩写信人的心理和语气。   2.浏览,理清的脉络:   1~4段:女儿提出问题及“我”(父亲)对此的态度。   ~24段:回忆从前祖母给“我”讲过的故事,得出爱情是什么的答案。   2段:告诉女儿该如何对待爱情。   3.再读,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体展开讨论。   提出问题,创设情景,作会中父亲的形象和的写法:   1.你是如何理解爱情的?   提示: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前,可以向学生阐明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   2.如果你拿同样的问题问自己的父母,可能得到的答案是什么?   提示:学生给出的答案一定会涉及父母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从而引出下面的问题:   1.中的“我”对此的态度如何?   提示:中的“我”把女儿提出的问题看成是女儿长大的标志,同时“我”对女儿的成长表示高兴并给予充分的尊重。   2.“我”为何没有正面回答女儿的提问,却说到了我的少年时代和祖母玛利亚所讲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我”用自己成长的经历告诉一个正确的引导带给“我”的巨大收获,希望女儿重视。同时运用故事揭示这个抽象的概念,深入浅出,形象生动。   研读,注重自己的体验:   阅读第~2段:   (一)请同学复述中的故事。   (二)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1.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   提示: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2.五十多年间,那一对男女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见下表) 开始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土地、一把铲、一把谷粒 一年后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窝棚、一片成熟的谷物、一个婴儿 五十年后 老头和老太婆、圆木的房子、荒地变成了果园,地里一片金黄的麦穗,几个儿子在耕地,女儿在收麦子,孙子们在草地上嬉戏 三年后 老头、金黄的麦穗中站着许多青年男女。   3.促使那一对男女(后的老头和老太婆)生活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的基础是什么?   提示:是他们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4.故事中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真正的爱情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   .五十多年里是什么维系了他们的爱情?   提示:是忠诚、心灵的追念(彼此的扶持、依靠……)   6.中的上帝面对人的爱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