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第六单元课件
*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主要线索 向西方学习,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理论 1、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 。 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学习西方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接受马克思主义等阶段,体现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学习过程。 2、从走外国的路到走中国自己的路 二、认识? 1、 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这一过程同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扩大,民族危机逐步加深和中国资本主义逐渐发展的历程相适应。 2、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由浅而深。 梁启超概括为“先从器物上感觉出,再从制度上感觉出,再从文化上感觉出”。 陈独秀概括为“学术觉悟”、“政治觉悟”、“理论觉悟” 3、向西方学习的道路没有走通,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是先进的中国人经过长期实践斗争后,从西方找到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惟一正确的武器。 三、历程 1、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2、地主阶级顽固派:盲目排外,反对学习西方,主 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 3、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 4、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 5、资产阶级革命派:三民主义 6、资产阶级激进派:民主与科学 7、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四、具体 1、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1)背景 外:列强侵略、民族危机、西学东渐 内:统治者闭关锁国、愚昧无知先进中国人为了解西 方,抵御外来侵略,向西方学习 (2)代表人物 ①林则徐: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主张: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 表现:设立译馆,编译《各国律例》、《四洲志》 地位: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②魏源《海国图志》 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意义: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和向 西方学习有重要启迪作用 (3)评价 没有具体实践,保留着浓重的封建纲常色彩; 但是具有启迪作用。 (4)历史意义 ?① 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 ② 对当时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③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开端 2、地主阶级顽固派 盲目排外,反对学习西方,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统治 3、地主阶级洋务派 (1)背景:内忧外患 19世纪60年代,西学更加广泛的传入中国 (2)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 (4)指导思想:中体西用(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以西方科学技术为辅助,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巩固清统治) (5)实践:洋务运动 (6)结果:19世纪90年代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中体西用”思想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 (7)评价 ①肯定 洋务派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迈出了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②否定 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挽救民族危机,停留在“器物”的表层阶段,对封建旧文化的根基并未有任何触动。把西方的先进技术嫁接在落后的社会制度上,注定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4、资产阶级维新派 ▲ 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 (1)背景 ①侵略加深(民族危机) ②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文化的不断传入(来源) ③民族资义和民族资级的产生(经济、阶级基础) (2)代表人物: 王韬、郑观应 (3)主张 ①政治: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 ②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③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 (4)局限性:尚未形成完整理论,未付诸实践 ▲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 (1)背景 ①政治: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重 ②经济:民族资义初步发展,民族资级力量增强 ③文化:早期维新思想发展及西学的不断传入 (2)代表人物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 梁启超:《变法通议》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 谭嗣同:《仁学》批判君主专制和纲常礼教,倡导自由、 平等; 严复: 译著《天演论》,“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4)特点 ①中西结合 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中国儒学相结合,宣传变法 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