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兴安岭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民俗文化策略
大兴安岭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民俗文化策略摘 要:大兴安岭地区民俗文化丰富而独特,沉积和浓缩了区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大兴安岭人的生态文化精神,作为旅游的载体吸引着海内外众多的旅游者。当下,大兴安岭地区的生态旅游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有必要关注民俗文化作为生态文化的资源的价值与作用,进而将冷文化、夜文化、鄂伦春族民俗文化作为“三位一体”的基点与策略,增加大兴安岭地区生态旅游的区域文化内涵。
关键词:大兴安岭;生态旅游;民俗文化;鄂伦春族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210-02
“文化研究”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其代表人物有理查德·霍加特、雷蒙德·威廉斯与斯图亚特·霍尔,“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方法与人类学方法打破了英国文化的严肃正统。由此,民俗文化研究包含了日常生活意义的符号系统研究,仲富兰在《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中提出,“民俗文化,我们将它译为Folk-Culture。它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间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现象。”[1]当下,民俗文化直接关联着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提出的“文化产业”。2012年,国家统计局设管司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文化及相关产业概念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2]近年来,受西方学术的影响,民俗文化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应用层面的研究倾向于与中医学、旅游目的地的优化整合研究。就大兴安岭地区而言,生态旅游开发要以冷文化、夜文化与鄂伦春民俗文化的研究为基点与策略。
一、冷文化
所谓“冷”,不仅是地理问题与生态问题,也是个文化问题。大兴安岭的冷就是大兴安岭文化的本质内涵,大兴安岭地区冷文化的内涵即为大兴安岭精神,这是大兴安岭人思想中流淌着的文化的血脉,是大兴安岭人不怕寒冷的文化传承。其实,无论是阅读大兴安岭古典文献、当代小说,还是欣赏大兴安岭版画,总有一股“冷文化”存在,具体说起来,大兴安岭地区的冷文化生活犹如一曲如歌的行板,回响着大兴安岭人的生命的自由自在与自然而然。
什么是“冷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中,冷文化是地理式的文化即白色文化或冰雪文化,是人类适应恶劣寒冷的自然环境的结果,以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与拉普人的文化为代表,具体表现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关系到自然环境的地貌、气候、动物与植物的独特性,标志人类的适应能力与生存能力,人类文明基本上是走出热带非洲,不断向更冷的世界发展的过程。冷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中的一朵雪莲,给予审美主体以深沉、悲壮与刚强。冷文化强调人本,彰显出人是生命王国里至高无上的代表,与之相对应的“热文化”——人们在那种高温炎热下形成的文化——与在寒带地区人类形成的文化就截然不同。在中国艺术史中,冰雪山水画创始人于志学在理论上提出“冷文化”,他将冷文化当作一种创作理念与哲学观念,他认为冷文化的核心是“冷逸”,“冷文化的特点是粗犷、洪荒、奔放、凝重,有排山倒海的气势,有雷霆万钧的威猛,有风卷残云的力量。”[3]
大兴安岭地区的冷文化包括北方文化、山林文化、生态文化、冰雪文化、信仰文化、狩猎文化、医药文化、知青文化与节日文化,多元的文化中孕育着独特的大兴安岭精神——热爱自然的精神、追求自由的精神、抗寒的顽强精神、百折不挠的精神、海纳百川的精神、崇高精神、艰苦创业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乐观向上的精神。大兴安岭地区冷文化的沧桑不仅是冬季的严寒与漫长,而且是人类历史的沧桑。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主峰大白山上的雪终年不化,故名大白山;大兴安岭的松树苍翠挺拔;大兴安岭地区的雪自由高洁;大兴安岭地区的冻土层深厚稳重;大兴安岭地区的人乐观坚忍。面对这些冷文化元素,还有谁会说那些游人来此是为了找北的?从地理区域看,由于大兴安岭地区地理的“边缘”、“寒冷”与“原始”,现代文明没有让它遭受到污染,使之成为海内外游人休闲度假的胜地。
二、夜文化
大兴安岭地区受地理位置及城市规模所限,夜文化主要表现为饮食文化、K歌文化等,未形成独特的夜文化品牌,处于比较低级的发展阶段,无法满足旅游者的文化品位需求,严重制约着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当下,都市将各种类型的歌舞厅、游艺厅、录像厅、咖啡厅、影剧院、酒吧间、茶馆等作为夜文化的活动场所,将夜文化当作都市人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然而,大兴安岭地区的夜文化应该与灯红酒绿关系不大,它应该是生态的、静谧的、与自然一体的。
什么是夜文化?“夜文化是夜景观融合了当地文化,产生的一种展示当地独特风俗习惯的夜景观。”[4]夜文化无疑是大众文化、通俗文化、休闲文化,因为“夜文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