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实用翻译课件
Lecture 2 汉英语言对比 Teaching aims to learn ab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in word forming and vocabulary so as to translate them accurately. Main Language points The histor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Comparative studies of language family Comparative studies of word building in English and Chinese 1. The histor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English 表音文字(字母文字) 1) Old English (450--1100),古英语,又称盎格鲁?撒克逊时期(the Anglo-Saxon Period) 2)Middle English (1100-1500),中古英语 3)Modern English (1500—今),现代英语 Chinese 表意文字(也具有表意功能) 我们主要参照王先生的观点,将汉语史分为四个时期。 1).上古期 从公元前18世纪到公元3世纪,即商、周、秦、汉时期。其中商是上古前期,周秦是上古中期,两汉是上古后期。这一时期的汉语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 (1)语音上,没有轻唇音;没有舌上音;前期和中期没有庄组声母;阴、阳、入三类韵母配合整齐;声调分平、入两大类,又各按音高和音长分为两类,没有去声。 (2)词汇上,以单音词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复音词。 (3)语法上,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否定句和疑问句的代词宾语通常要放在动词前面;被动句通常用“于”“见”等虚词表示;实词缺乏一定的词类标志。 其中前、中、后期又各有特点。前期以甲骨卜辞为代表,词汇数量不大,复音词不多,语法比较单纯,虚词也少;语音系统还不十分清楚。中期《诗经》等韵文材料丰富,上古韵部系统得以建立;词汇数量大大增加,并有20%左右的复音词;产生了一个完整的虚词系统。后期齿头音精组声母逐渐分化为精、庄两组声母;复音词数量增加;系词“是”开始出现。 2).中古期 从公元4世纪到公元12世纪左右,即六朝、唐、宋时期。其中六朝为中古前期,在这一时期里,少数民族统治中国北方,中原士族迁居江左,引起汉语和北方民族语言的融合以及汉语方言的变化。唐代是中古中期,宋代是中古后期。这两个时期,经济、文化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促进了以中原语言为基础的汉族共同语的广泛传播和发展。但到了南宋,汉语又开始酝酿着新的巨大变化。中古汉语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语音上,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中古语音系统形成;平、上、去、入四声形成;轻唇音产生;舌上音产生;庄组声母和章组声母合并;大量古入声字(长入)变为阴声(去声)。 (2)词汇上,四声别义现象普遍加强;复音词大量增加;有了一定数量的外语借词。 (3)语法上,第三人称代词“他”产生;动词时体系统开始出现;系词“是”和新的判断句广泛应用;否定句、疑问句的代词宾语普遍移到动词后面;用“被”表示的被动句出现;用“将”和“把”表示的处置式产生;“动词十否定副词十动词”式的反复问句产生。 (4)出现文言和白话两种书面语言。模仿上古汉语的文言占有统治地位,同时,反映口语的白话开始形成,并在变文、语录中广泛应用。 3).近代期 从公元13世纪到公元20世纪初,即元、明、清时期。元代是近代前期,明清是近代中期,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是近代后期。这一时期汉语的特点是: (1)语音上,浊音声母清化;舌上音和正齿音合并,并变为卷舌声母;后期尖团音逐渐相混;韵部系统简化,[-m]尾消失,并入[-n]尾;入声消失,并入平、上、去三声;平声分阴、阳两类。 (2)词汇上,由于白话文学普遍传播,口语词汇(包括方言词汇)大量进入文学语言;中期以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吸收了大量外来词,并根据外来的概念创造了大量新词。 (3)语法上,时体助词“着”、“了”的用法进一步固定;开始貌、继续貌、短时貌先后产生;结构助词“地”、“的”普遍使用;新的语气词系统形成。 4).现代期 从“五四”运动到现在。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最后形成。 2. Language Families English belongs to the Germanic branch of the Indo-European language family(印欧语系). O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学历史 时空观念 练习题(含答案).doc
- 2022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docx VIP
- 大数据基础-全套PPT课件.pptx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pdf VIP
- 药店动态质量管理知识(一)答案-2025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docx VIP
- IPCEIAIPCJEDECJ-STD-002E-2017元器件引子、焊、接柱和导可焊(中文版).pdf VIP
- 《多元能力资源包》主题计划(大班上).doc VIP
- 旅行社安全管理规章制度.pdf VIP
- 2025海南省通信网络技术保障中心招聘事业编制人员(第2号)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及计算表.xls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