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高考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1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ppt

大高考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1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高考2017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1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

考点三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应用体验】 1.日方资料中的正面战场 日本编写的新历史教科书称:“日本希望和平解决中日间战争,从1938年到1941年间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向中方提出和平方案,但都没有成功。” [问] 当时的历史真相是怎样的? 答案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顽强抗战,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2.理解一面旗帜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问] “中心关键”实现的政治表现是什么? 答案 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场 1942年10月,美、英等国“表示愿自动撤销在华治外法权及其他有关权益”。 [问] 美、英等国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案 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鼓励中国坚持抗战,维护反法西斯大局。 4.掌握抗战胜利的意义 [问] 如何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转折点”? 答案 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洗雪了百年国耻,捍卫了民族尊严,提高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识记类 忽视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抗战态度致误 辨识 抗战初期,国民党积极抗战,组织正面战场会战,粉碎了日本企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理解类 1.对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质对比理解不到位 辨识 (1)合作对象不同:前者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后者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亲英美派。 (2)作用和结果不同:前者推动工农运动发展,保证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合作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后者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抗战胜利的保证。 2.把全民族抗战等同国共两党的合作致误 辨识 全民族抗战并不单指国共两党的合作,而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抗战行为,国共两党像两面旗帜,起一个引领、带头作用。 【纠错模板】 不能理解材料反映的实质信息 [例] 1943年蒋介石给当时中央宣传部部长的密信:“查本月二十八日《新华日报》第三版……左下角有《陕甘宁边区学生电英学生联合会》之大字标题新闻,亦属不合。以后不许有陕甘宁边区字样登载,希冀切实注意为要。” 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实际信息? 误答 国民党政府禁止学生抗日活动,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正解 国共两党既合作抗日又存在矛盾。 辨识 本题易从表面信息误判,实质是考查抗战时期的国共关系。 突破日本全面侵华罪行 1.图片证史——历史不容许翻案:日军侵华罪行,铁证如山(日本士兵拍的照片) 2.史料探史——日本侵略方针的改变 史料 为了对付长期的作战,当将以前对华处理办法明确修改……目前最主要的是在占领区进行基本工作——恢复治安……根据敌我形势而配备的兵力,要限制在必要的最少限度内。……亲日政权的扶植,特别是有关亲日政权的统一,其主要目标是使之逐步稳健地发展。 ——摘自1938年12月日本陆军省·参谋本部 《昭和十三年秋以后对华处理办法》 史论突破 史料显示日本速决战破产后,改为长期作战;“以华制华”,扶植傀儡政权,谋求长期占领统治中国。 突破对全民族抗战的认识 1.图示解史——两个战场的抗战 史论突破 史料反映中国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两个战场并存,相互配合,相互依存一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 2.史料探史——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 史论突破 史料表明中国战场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抗日战争的胜利,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考点四 人民解放战争 【应用体验】 1.依据史实辨史料 蒋介石日记:“正午约毛泽东谈话半小时,余示以至诚与大公,允其所有困难无不为之解决,而彼要求编其28师之兵数。” [问] 材料反映的何事件?蒋介石“至诚与大公”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答案 重庆谈判。“假和平,真内战”。 2.赢得战争的关键举措 1947年流传着“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的口号。 [问] 简述其主要表现。 答案 前者指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后者指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识记类 混淆解放军战略反攻、战略决战和国民党政权的覆灭标志 辨识 解放军战略反攻的标志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决战指三大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理解类 对1949年召开的政协和1946年召开的政协辨识不清 辨识 《双十协定》规定了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障权利等内容。根据《双十协定》的规定,政协会议于1946年在重庆召开。鉴于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946年的政协会议被称为旧政协。 【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