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肌保护作用.docVIP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肌保护作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肌保护作用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肌保护作用【摘要】 目的 观察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首次因急性STEMI行溶栓治疗的患者92例,根据心肌梗死发病前 48 h内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缺血预适应A组(47例)和无缺血预适应B组(45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肌酶学改变、心功能、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入院时,缺血预适应A组的LVEF、FS均显著高于无缺血预适应B组(P均<0.05);缺血预适应A组的LVEDD、LVESd均显著短于无缺血预适应B组(P均<0.05);溶栓治疗后,缺血预适应A组的cTnI和CK-MB的峰值浓度均显著低于无缺血预适应B组(P均<0.05),缺血预适应A组的cTnI和CK-MB的峰值时间、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无缺血预适应B组(P均<0.05);住院后4周内,缺血预适应A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低于无缺血预适应B组(t=4.4256,4.3708,4.7298,5.4136,P均<0.05);但缺血预适应A组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缺血预适应B组(t=4.1903,P0.05)。结论 初次AMI前48 h内心绞痛的发作(心肌缺血预适应)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可维护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 【关键词】 心肌缺血预适应;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 1986 年Murry 等提出心肌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 概念,观察到预先一次或反复短时间缺血,可以使心肌在其后长时间缺血中得到保护,主要是心肌对其有较好的耐受能力,延缓心肌细胞死亡。其机制与缩小缺血后坏死面积、减轻心功能障碍和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相关。为了验证IPC是否存在,我们对92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根据发病前48 h内有无心绞痛发作分组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首次因急性STEMI行溶栓治疗的患者92例,入选标准:①诊断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病协会(ACC/AHA)关于STEMI的诊断标准。②年龄<70岁。③血压≤160/100 mm Hg,血压超标者经降压后溶栓。④无溶栓禁忌证。⑤无条件进行PCI治疗,或者患者不同意PCI治疗。排除标准:①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②PCI治疗史、冠状动脉搭桥史。②慢性心功能不全病史。根据患者心肌梗死发病前48 h内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缺血预适应A组(47例)与无缺血预适应B组(45例)。预适应A组梗死前均有心绞痛发作史,其心绞痛发作病史为1 d~18 年,大多为 3~5 年,并伴有静息和(或)动态 ECG缺血性改变。?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①尿激酶15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 ml中30 min内静脉滴注完毕。②静脉滴注尿激酶之前嚼服阿司匹林片300 mg,此后连续两日每日口服阿司匹林片300 mg,第4日及以后改为口服阿司匹林片75 mg/d。③静脉滴注尿激酶后12 h脐周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U,以后5000U,q12 h,使凝血时间保持在正常值的1.5~2.0倍,连续应用7 d。④根据病情选用硝酸酯类、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 1.3 观察指标 ①心功能指标:入院时采用美国惠普HP2500彩色心脏超声仪检测左心室功能,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应用Teichholtz公式法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 of shortening,FS%)。每组数据取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值。②心肌酶及心肌损伤标记物: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i,cTnI)检测采用ELISA法,所用试剂盒由深圳康百恩公司提供;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法,试剂盒由美国生物诊断产品公司提供。上述两个指标在标本收齐后同时进行一次性测定。溶栓前及溶栓后每2 h检测CK-MB及cTnI,连续测定 12 次后每12 h复查 1 次,直至其恢复正常。观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